首页 -> 2006年第12期

生命体验的缺失——汪国真《旅程》新解

作者:米学军




  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在第二课课文后面,附了一首汪国真的《旅程》(教材中没写题目),即:
  意志倒下的时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秋叶萧瑟晚来风急
  
  垂下头颅
  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
  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
  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无论走向何方
  都会有无数双眼睛跟随着你
  从别人那里
  我们认识了自己
  关于《旅程》及汪国真的诗,笔者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汪国真的诗,前些年是很热的,最近几年日渐冷落。其被读者冷落的原因,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汪国真被读者冷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作品中生命体验的缺失。
  诗的标准是什么,或者说一首好诗的标准是什么,也许各人有不同的见解,所谓“趣味无可争辩”。但笔者认为,有一点应是各家没有分歧的,那就是,一首优秀的诗歌,其中应有诗人自己真切的生命体验和来自心灵深处的情感。
  什么是体验?德国著名学者伽达默尔认为:“体验一词的道德构造是以两个方面意义为根据的:一方面是直接性,这种直接性先于所有解释、处理或传达而存在,并且只是为解释提供线索、为创作提供素材;另一方面是由直接性获得的收获,即直接性存留下来的结果。”〔1〕这里所说的“直接性”是说,艺术家的审美体验应是艺术家的亲身经历;这里所说的“由直接性获得的收获”是说,艺术家在审美体验中应能获得一些独特的人生感悟。
  参照伽达默尔对体验的解释,我们认为,真正优秀的诗歌抒写的应是艺术家自己的独特的生命体验,其感悟应来自诗人自己的心灵深处,其情感应是诗人心灵深处的回声。
  以此来看汪国真的《旅程》,我们发现,这首诗缺乏的正是诗人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来自心灵深处的真切情感。
  应当说,从形式上看,这首诗是无可挑剔的:描述生动、语言优美、音韵和谐,且具有某种古典意味和哲理色彩。但读过之后,细细品味,我们感到这里面似乎缺点什么,仿佛感到我们不是在读诗,而是在读某个思想家、理论家的警句、格言,或者某些写得较有文采的思想品德教科书。甚至可以说,某些思想家、理论家的警句、格言,某些写得较有文采的思想品德教科书,如果采用诗的形式分行排列,可能也不比它逊色多少。我们来看下面的两个例文:
  彩虹
  经过与雷电激战之后
  才出现
  理想
  经过与困难搏斗之后
  才诞生
  这是由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课文后面所附谚语改成的,原文是这样的:“彩虹,经过与雷电激战之后才出现;理想,经过与困难搏斗之后才诞生。”笔者仅把原文按诗的形式重新作了分行排列。
  每个人
  都有一定的理想
  这种理想
  决定着他的
  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这是由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课文后面所附爱因斯坦语改成的,原文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笔者仅把原文按诗的形式重新作了分行排列。
  这样的文字又比《旅程》逊色多少呢?在《旅程》中,我们仿佛感到,诗中所表现的哲理、情感和思想不是“直接性”的来自诗人的亲身体验,它更像来自某些思想家、理论家的警句、格言,来自我们普遍使用的教科书。按伽达默尔的解释,体验的直接性是“先于所有解释、处理或传达而存在”的,诗人的体验应是鲜活的、独特的,在已有的材料中不可能找到的。因为,诗是诗人在特殊境遇下的特殊生命体验,这种生命体验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是仅仅属于诗人个体的。但在读《旅程》的过程中,我们有这样的感觉:诗人只是把某些思想家、理论家的警句、格言式的哲理、思想用诗的形式、用相对优美的文字简单包装一下而已,那种真正能够震撼读者心灵的独特的生命体验及在生命体验中产生的来自诗人心灵深处的独特的真挚情感在《旅程》中是看不到的。汪国真的许多诗歌都有这种倾向,如《许诺》《感谢》《热爱生命》《我知道》《永恒的心》《只要明天还在》《背影》。我们看看《感谢》: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读着这样的诗歌,我们会产生心灵的颤动和震撼吗?如果你稍微有那么一点文学素养,像《感谢》这样的诗歌,你可以一直写下去: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获取一棵小草,你却给了我整个草原。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居住一间茅屋,你却给了我一座宫殿。……
  诗不是不可以写哲理,但诗所表现的哲理,应是诗人在独特的生活境遇中的独特的生命感悟,同时,诗人在表现这种感悟的时候,应将它与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真挚情感融合在一起,而绝不能仅仅用漂亮的文字、用诗的形式去简单地图解这种感悟,否则诗与一般的警句、格言,与普通的教科书又有什么区别呢?诗与警句、格言、教科书的区别仅仅在于它们的形式吗?华兹华斯曾说:“诗的目的是在真理,不是个别的和局部的真理,而是普遍的和有效的真理,这种真理不是以外在的证据作依靠,而是凭借热情深入人心。”〔2〕情与理的深层融合,这是一切艺术作品的最高旨趣。有没有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真挚情感是文艺和哲学、教科书的本质区别。正像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哲学借助于概念、逻辑来沉思人的存在,艺术则通过体验来沉思人的存在。哲学可以摒弃情感而沉思,而且惟其摒弃了情感,才能更有效地沉思;艺术则要伴随情感而沉思,惟其伴随了情感,它才能达到情理合一的最高境界。”〔3〕在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中,情感与理性有时是难以区别开来的。因为深入的情感体验,必然伴随着理性的感悟,情即理,理即情。如李后主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在这里,有谁能够指出,何处是理?何处是情?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王国维在评价李后主词的时候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4〕袁枚说:“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5〕事实证明,只有那些来自诗人生命体验的,饱含着诗人真挚情感的诗作,才能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旅程》之类的诗歌之所以不是优秀的诗歌,主要原因就在于这里面缺少诗人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缺少能够打动读者心灵的独特的真挚情感。诗人在这里所表现的哲理、思想不是来自诗人自己的生命体验,不是来自诗人的心灵深处,不是仅仅属于诗人自己,而是人所共知的,是属于公众的,因而也是没有新意和情感感染力的。
  《旅程》这类诗歌,在笔者看来,若作为警句、格言来看,也许是不错的,若作为诗来看,则称不上优秀。编者把这首诗放到课文的后面,并把它的题目去掉,也许编者当初就不是把它当作诗而是当作警句、格言来选编的。
  
  〔1〕[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77页。
  〔2〕[英]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1815年版序言》,《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3页。
  〔3〕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162页。
  〔4〕《蕙风词话·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98页。
  〔5〕袁枚《答蕺园论诗书》,《小仓山房诗文集》第四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8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