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作者:林 跃 刘占泉
这堂课引人注目的一个热点,乃是学生对课文语句的质疑。
第一次,一生道:“我觉得第二段前后语意自相矛盾。前面说‘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可后面却又说‘但这话也不全对’,还举了一大堆例子证明,这是很明显的语病。如果我们在作文中这样写,老师肯定会在旁边批上‘前后矛盾’的。”
第二次,一生道:“我对结尾一句不赞同。结尾说‘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这么说,那些不具备外在美的人岂不是永远也做不到真正的美了吗?”
这有些突然袭击的味道,大概张峰老师事先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棘手的难题。他表现出良好的语文教师素养,沉着应变,进行了积极的引导,使难点变成全课的“亮点”。他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1)先幽默地赞许学生说得有一定道理,但未必全对:“很有道理。我觉得我改到这样的作文一定也会这么批。可这是培根写的,我不能,可能也不敢这么批。”(2)范读全文,让学生边听边揣摩还不太理解的语句,看能不能消除一些疑问。(3)安排学生互相讨论,解决疑难。(4)补充介绍作者培根“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并借此机会激发了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批判精神。(5)最后正面说出自己的看法:“其实,老师也对文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迷惑不解,但我先前不如你们敢于向权威质疑,只好找了两个牵强的理由来说服自己,也算替伟人开脱。你们也来看一下,能否权且接受。”第一条理由,涉及本文的文体:“《论美》以杂感的形式论述人生哲理。形式自由,语言隽永形象,论说跳跃性强。”第二条理由:“这是一篇翻译作品,年代、文化、语言的差异以及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解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我们准确地把握和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结局,张老师问:“同学们,这两个解释,你们能接受吗?”学生则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就这样即时“生成”了一段别具意味的教学过程。
现在,我们仔细研读课文的相关文字和这份课堂教学实录,感到老师在即时应对的时候,似乎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先看《论美》中的一段文字:“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以彼。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句中使用了表示限定的词语,如“并不都有”“许多”“也不全对”,而且“因为”那一句是紧承前句的,意思是上帝对于那一部分美貌的人是“吝啬”的。这段话,意思应该明晰无误,大意是说相当多的美貌者因美貌而失去清醒的头脑,轻视自我修养,以致“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并不排除另外一种情况,即世上也有一些内外兼美者,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后者的赞许之情。后一段文字,所谓“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云云,乃是就本自然段的论述内容而言,即批评那些貌美而虚度青春、晚年愧悔的人,并以此为教训,告诫那些拥有美好形体和容颜的幸运儿:注重个人的内在修养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学生忽略了整个语段的思路和条理,没有能够理清语脉,准确地捕捉重要信息,达到全面、透彻的理解。设想,那堂课若是将一些比较浮泛的内容(如“班级选美”之类)删除,带着学生提出的关于文字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深入到文本语境里去涵泳,做足美读与品味的要务,“语文味”是不是更为纯正和浓郁呢?我们考虑,甚至可以当堂安排有关语段的扩写(学生任选一段写,否则时间可能不够),把动口与动笔结合起来,提高“含英咀华”的缜密和精确程度,效果可能会更好。
带领学生把揣摩体味语言的真本事学到手,此乃语文阅读课的专责,切莫让缤纷的花絮遮掩了舞台上的主角。这便是“预设”与“生成”相统一所应追求的方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