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让言语与主体精神一起成长——浅谈建构课堂对话文化的意义
作者:林汇波
三、让言语与主体精神一起成长
语文学科课堂对话的内涵很清楚,就是指向精神与言语成长,但由于认识的不同,教师对课堂对话文化的建构操作也会不同。
第一个层次,为对话而对话。在这种对话中,学生的话语权似乎有保证,但如果一深入分析,就知道并没有上升到语文课程目标的层面进行对话,没有为提高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而对话。这种层面的对话是无序和无效的,会经常偏离学科课程目标。教师引导会刹不住车,有时会搞成艺术课,有时会为了文化含量、人文关怀或学生的内在精神建构,把对话搞成思想品德课。现实中,这种层次的对话已受到广泛的批评。
第二个层次是一种有缺失的对话。这种对话循规蹈矩,如本文前面所述的关于“躲于勒”的对话,强调某种主题及思想教育,也强调言语能力的锻炼成长,学生围绕教师设定的目标进行对话。这种对话有可能陷入“伪对话”:对话不真诚,教师“引导”学生“抄答案”,对话者无自己的思考,学生与教师、文本间的关系都是不平等的,学生的话语权没有得到真正的保证。对于勒的态度,可以有多种,但由于课堂对话文化的缺失,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特定的对话文化氛围里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或精神的建构都难以完成。
第三个层次的对话中,教师能消解各种文化差异,创建容纳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对话文化,使不同文化背景、思想认识的学生都有话语机会。学生在课堂对话中能从不同的文化里得到启发,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如对于勒,可有批判的眼光,因为他毕竟是一个赌徒;可有同情的眼光,因为于勒现在已是弱势群体,需要帮助。如此一来,互相启发、融合,无论是哪种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在对话中得到成长,提高言语能力。
现实中有很多语文教师的课堂对话属于第二个层次,那如何提升至第三个层次?下面试从设置与进入、碰撞与点拨、生成与提升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并以《我的叔叔于勒》的话题设置为例加以说明。
设置与进入话题的设置在对话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话题设置如果没有做好,会导致课堂对话的失败。设置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言语能力的提升;二是文本的精神内涵或思想性;三是各种文化背景的对话主体进行对话的可能性。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最蹩脚的话题是从参考资料上抄袭来的“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应设置些较为贴近学生的话题,如:“试为文中的‘我’设想怎样才能帮助于勒。”“假如于勒是我的叔叔,我会怎么办?”“假如我的亲叔叔于勒来到我家,要不要接纳?怎样接纳?”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解答。进入对话的关键是文化氛围的设置,这就要求教师整合各种文化,创设能容纳各种思想的言语环境。
碰撞与点拨 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深知生活的艰难,对于勒持批判态度,即使要接纳于勒,条件也可能是于勒“浪子回头”“洗心革面”。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要么坚持接纳于勒,表示同情或怜悯,表达出一种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要么口是心非,表面说同情的话,心里却鄙视、排斥。这里无疑是各种对话主体思想碰撞、言语交锋的契机。这时教师既要参与对话,促进对话,又要做适当的点拨,使对话朝预期的目标行进。
生成与提升 对话进入最后,一些对话者都较认可的结论逐渐明朗起来。每一个对话者都在积极的参与中,吸纳他人的优点,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得到提升。最终的表述看似某种文化背景、思想认识的结果,其实是互相启发、互动生成的,是全体对话者思想及言语技巧的集成。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对话中,最终形成的结论可以是:接纳于勒;接纳并教育于勒;给予一定的帮助,但不一定接纳他;于勒不可救药,应该让这样的人多吃点苦头。结论虽然多样,但各种见解会在阐述中互相渗透。
课堂对话的成效如何,是与其文化密切相关的。清楚课堂对话中各种文化及其变化,构建合理的课堂对话文化,推进对话,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提升学生的言语水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