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文化素养建构与言语表现的统一
作者:林汇波
一、文本的阅读过程是主体文化建构的过程
通过文本阅读进行个体文化建构,既是文本阅读教学的追求,也是整个社会期望视野下的文化教育的追求。
1.在文化认同中建构个体精神世界
学生对某种文本文化内涵的接受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上的认同。如果读者在文化上没有找到共同点,不能产生共鸣,阅读及文化建构就没有进行下去的可能。
黛玉的愁绪,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而只有具有中国文化根基的人才能更深刻地感悟它,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美。黛玉愁绪的这种美,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人是很难体会的,更不用说引起美的共鸣。
孩童间的纯真友情及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中国人能体会到,日本人同样能体会到。中国内地把鲁迅的《故乡》选入课本,日本同样把《故乡》选入课本,而且学习目标是“从社会的纠葛中,抓住人们对生活的各种态度——有怀着痛苦而生活的人,也有看到希望而生活的人,深入思考以发展思考力”。 〔1〕这句话其实说明了日本课本追求的文化建构,表明他们认同《故乡》的基本文化内涵。
文本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文化建构有两种情况:一是巩固,主体已拥有的文化基础在文本阅读中得到强化;二是唤醒与扩展,与主体的母语文化相关的部分在阅读中觉醒,文化建构得到有效的扩展。
2.在文化批判中丰富个体精神世界
文本阅读中,对文本的正面认同进行文化建构是一种方向,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批判中建构。
如阅读《孔乙己》,孔乙己有着传统文人的优点,如善良、清高;可由于时代的摧残,其善良与清高就显得迂腐。理解孔乙己这个典型人物,需要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
在批判性阅读的文化建构中,终点目标是重要的,如果背离了正确的解读方向,多元的解读就会导致错误。如把孔乙己解读成简单的流浪汉形象,就达不到批判封建腐朽文化的目的。
3.在学科审美中提升文化素养建构的水平
审美水平或审美倾向是以某一方面的经验积累或知识积累为基础的。从学校教育看,它更依赖于学科的知识及能力培养,完成了相应的积累,审美才能深入。就文本阅读教学而言,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字、词、句、篇及语、修、逻、文知识积累,要有一定的文本阅读的经验积累,才能深入地感悟文本的精妙之处。
如《长亭送别》一课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展现了深秋时节的特征,把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创造了感伤而深沉的悲凉意境。如何感悟这种情景交融的美?这需要一定的学科知识积累,如要有一定的修辞知识基础,对意象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品味到这首曲词特定的美,才有可能理解景物意象,进而感受崔莺莺的离情别绪,感受她在封建时代里的叛逆性格和对爱情的追求。
二、文本阅读过程是主体言语意识觉醒的过程
1.主体文化意识的觉醒是基础
阅读主体的文化意识是内在隐性的,而不是外在显性的。在文本阅读中,阅读主体能喜欢文本并有所感悟,表明阅读主体的文化意识已觉醒。语文教学中的导入,其实可理解为文化意识的导入;情境设置其实是文化氛围的设置,是为学生进入一定的文化氛围而做的铺垫。
课堂文本阅读教学首先要唤醒阅读主体的文化意识。如儒家的一个重要文化特征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陋室铭》中作者宣扬的独处的美,不难理解范仲淹等人会在逆境仍然忧国忧民。只有这种文化意识觉醒了,学生才能更容易地领悟到文本的美,才能进一步进行文化建构。
2.表现为某种理解、情感的唤醒及强化
文化意识的觉醒并不是抽象而不可捉摸的,它具体表现为某种理解或情感的觉醒。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体悟、理解,达到某种情感的觉醒、提升。情感觉醒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深浅的区别。萌芽状态的感悟与表达都是幼稚、不清晰、不完整的;成熟状态的感悟才是全面而深刻的,情感表达才能感动人。因此,学生萌芽状态的感悟需要教师细心呵护、培养。对学生的心灵,要多给予关注,要用心去发掘、培养,从而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体悟文本材料的文化内涵。
唤醒之后的情感需要不断强化,要在不断的练习及体验之中形成稳定的经验或固定的情感通道。
3.言语意识的觉醒
(1)言语需求的觉醒。阅读个体的文化建构完成后,他对周围外在事物会有独立的认识和见解,在接触具体事物或进入具体情境时,会产生相应的情感状态,同时会产生表达需求,言语意识由此而生。现代心理学证明,语言表达或交流是一个人必要的情感需求,是精神健康成长必需的,也是健全人格必需的。
(2)语言体式的觉醒。阅读主体不可能对文本有全方位的理解,在表达上要达到教师预期的统一目标是较困难的,因为文化是存在多样性的,个体与个体之间在经验、内涵上也有区别,最终的感悟也会有区别。
“诗人用诗思维,散文家用散文思维,小说家用小说思维,记者用新闻思维,学者用论文思维……优秀的作者往往得益于不同寻常的文体敏感。” 〔2〕阅读主体以何种言语体式表达,其实与他的文化感受及个人气质、情感表现的特点有关。
文化意识的觉醒、情感或需求意识的觉醒、言语意识的觉醒三者之间互相联系,可以说是一个互动唤醒结构。
三、实现文化对话,联通阅读主体文化素养建构与言语能力
主体内在的文化素养与外在的言语能力之间虽然存在联系,但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打通它们之间的联系。文本阅读的教学过程是课堂对话的过程,我们期望通过对话以实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1.对话概念的界定
这里的对话包含两种含义:第一,真实的言语过程,即人与人之间通过声音交流的过程。第二,内在思想的交流,既包括阅读主体与文本的交流,也包括阅读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思想的交流。
2.文化层面上的对话
如何实现文化素养建构与言语能力的贯通?实现的途径应该是对话,具体表现为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主体与文本进行文化对话,与文本作者进行文化对话,与教师进行文化对话,与其他同学进行文化对话,概括地说,对话是以文化为基础的言语过程。
《雷雨》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诚的还是虚假的,就很值得探讨,很多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引导学生对话。三十年前的周朴园放弃鲁侍萍,有无奈的地方,因为封建大家庭的少爷是不可能娶一个侍女为妻的,这里表现出封建文化中凶残冷酷的一面;剧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思念及第四幕汇款两万元到无锡鲁家等细节,又可看出周朴园爱情上的曾经真诚、纯情的一面,表现出人类文化中普遍的真善美的一面。
《雷雨》的对话过程,可以周朴园的情感问题为话题,让学生与封建文化对话,在对话中批判,在批判中确立自己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在与人性真善美的对话中,认同生命主体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3.以言语促进文化素养的提高
言语在文化建构中的作用有两种:
(1)接受性文化建构。学习中,主体输入文化信息码,然后,对其进行整合,生成新的文化信息码。这种方式更多地体现在接受性学习中,这种灌输式的阅读教学方式曾受到普遍的批评。接受性学习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接受性学习缺乏文化对话,相对于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文本阅读教学来说,无疑是低效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