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释“何意”

作者:谢政伟




  《孔雀东南飞》中“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中的“何意”,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必修第二册)注为“谁能料到”,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释为“哪料”,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注此“意”为“料”,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亦然。这种注释不准确。
  《汉语大词典》“何意”条所列两义项中除“岂料,不意”外,还有“为什么,何故”。王锳《唐宋笔记语辞汇释》(中华书局2001年)也说:“何意,实即‘何以’,‘意’‘以’音近借用,疑问副词,多用以问原因。”江蓝生、曹广顺《唐五代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注“何意”为“为何,为什么”。这三家的解释很正确。
  “何意”为魏晋以来习语,《孔雀东南飞》中“何意致不厚”即是一例,此句是焦仲卿不解母亲为何驱遣刘兰芝而质问,故下文焦母以“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作为借口。若释为“孰料”,显然与此文意不谐。下文中刘兰芝“何意出此言”之“何意”,也应当这样理解。
  “何意”这种用法在魏晋南北朝其他文献中也很常见,如:
  (1)妾门逢春自可荣,君面未秋何意冷?(《陈诗》)
  (2)常朝南殿,见典御进新冰,钩盾献早李,还索不得,遂大怒,诟曰:“至尊已有,我何意无?”(《颜氏家训》)
  (3)及湛被收之夕,上开门召庆之,庆之戎服履袜缚裤入。上见而惊曰:“卿何意乃尔急装?”庆之曰:“夜半唤队主,不容缓服。”(《宋书》)
  这种用法的“何意”在魏晋南北朝以后的文献中也很常见,例如:
  (4)谷苗深处一农夫,面黑头斑手把锄。何意使人犹识我,就田来送相公书。(白居易《得袁相书》诗)
  (5)李玄于是再拜边先生曰:“弟子宿会有缘,得先生教授,不知何意如此。”(敦煌本句道兴《搜神记·王子珍》)
  (6)空中有骂者曰:“虞晚,汝何意伐我家居?”(《太平御览》卷九六○引《幽明录》)
  以上各例“何意”一语,如果解释为“孰料”,则扞格难通,如果解释为“为什么”,则怡然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