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乡土情结”培养得太早了
作者:李克全
高中语文必修一有“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按照教材的编排,处理方式应该是“文本研习”,“研习”者,就是研究探讨性的学习,该由学生来唱主角,但该专题所选的文章几乎都是大师级作家的大智慧之作,会使相当一部分学生读不懂,总的说来,与学生距离太远。
一是人生阅历上的距离。
柯灵先生自不必说,是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沧桑老人了。韩少功、曹文轩也都是接受过十年“文革”磨砺的,走过多少路!吃过多少苦!韩少功1953年出生,初中毕业后就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去了,有着从大城市到偏远乡村再到更大的城市的历程。曹文轩1954年出生,在农村生活了20年,也是从故乡黑土地上飞
出的一只火凤凰。现在,他们在远离家乡的有着较为充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都市里慢慢咀嚼着“故乡”这颗风干了的橄榄,思乡的苦涩是有的,但这种思乡是有距离感的,是站在一定高度上的回望与俯视,这个高度就是已经走了出去、已经功成名就后的甜蜜的优越感,是因距离而产生的苦味的美。有一情况不容忽视,现在仍有千千万万个生活在穷乡僻壤的浑身充满着乡土气息的娃娃,饭都吃不饱,学也上不成,一心一意地想走出去,去看看北京大街上刺目的路灯霓虹,去听听繁华闹市扰人的车声人声。什么异乡的孤独呀、旅途的劳苦呀,他们一点体验也没有,他们正对这些好奇着呢!而现在,我们不许他们动这样的念头,告诉他们外界是畏途,是精彩但更是无奈,要他们望而却步,不敢离开村庄半步,我们把他们对外界的渴望给扼杀了呀!
二是认识上的距离。
这一专题的几位作者都是学富五车、思想深刻的人物,他们对人生的思考是处于极高层次的,凡事都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把思乡作为一种“情结”也罢,“故乡和出生地不同”也罢,“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也罢,“人生实质上是一种苦旅”也罢,“内心的生存”需要见证也罢,太哲学了,太形而上了,以学生十几岁的年龄,以他们从幼儿园到初中乃至于现在刚刚成为高中生的阅历,无异于在听天书。他们懂得了这些?他们只知道下了岗的父母挣钱不容易,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一句话:改变现状。而要改变现状就必须走出去,书上说的那套,对他们来说太早了。你问一个功成名就的人民公仆的理想是什么,他会说回老家看看,养养鸟,种种草;你去问一个小朋友的理想是什么,他会不假思索地说:“当个某某某一样的大官。”你对他解释江湖险恶、仕途艰难、人心叵测都是对牛弹琴。
说句老实话,学生看不懂未必不是件好事,但向十五六岁的少年灌输“乡土情结”的教育,是不是太早了呀?月是故乡明,他乡虽好非久留之地,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安土重迁,叶落归根,异乡的寂寞让人发疯,旅途的劳顿使人焦躁,旧有的东西多么可贵……似乎是在告诉这些少年哪儿都别去,还是待在家里的好,这岂不与培养学生胸怀祖国、面向世界的伟大理想背道而驰吗?
编者的意图大概是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让学生从小就树立为家乡奉献青春的远大志向,从而由小家到大家,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但是所选的文章未能体现这种意图。年轻人就是要有朝气,有闯劲,有探索精神,对未知世界充满渴望与好奇,人生在世不干出一番事业,到头来连写写乡愁的资格都没有了,外面的世界当然有许多无奈,但更多的是精彩,不去闯一闯怎么能知道?有一个故事说得好,一个年轻人要去闯世界,临行时向村中的智者讨教人生秘诀,智者给了他三个字:“不要怕。”他在外面混得不好,又回来了,智者又送了他三个字:“不要悔。”这才是对的,怕什么?大胆地去闯就是了,成功了,干一番事业,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有益处;即便不成功,努力过了,也不后悔了!这一则小故事比这个专题的所有文章加起来的力量和效果都要大。
“乡土情结”要不要讲?当然要讲,但现在就向学生灌输,我觉得不太合适。我建议让学生们把教科书留着,三十年以后再来读,那时才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