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2006年现代文阅读考查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刘 华
20.我们每天都在学习自己的母语,你喜欢上语文课吗?说出你的理由。
21.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举一个具体事例,说说你在课外学习语文的收获。
22.综合探究
请你任意组合至少两则材料(上文也可算一则),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思考,谈谈你对母语现状的认识。(60字以上)
相关链接:(略)
(黑龙江卷第20、21、22题)
这三题没有体现对阅读核心能力的考查,题干内容均与选文关系不大,脱离阅读文本。学生几乎不用阅读文章,只看题干就能回答,有的试题相当于调查问卷。从该题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中,也很难看到阅读文本的影子。
2.选文应当注重典范性和适合学生独立阅读。
2005年实验区现代文阅读选文虽然力图体现义务教育新课标的要求,但整体质量尚待提高,主要问题是典范性不够,相当多的选文达不到文质兼美的要求,文章内容缺乏文化内涵,不利于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2006年中考应该吸取这一教训,现代文阅读选文应当注重典范性,主要应从考查学生实际阅读能力的角度选文,而不要只从文体角度选文。现代文阅读考查应当注重对文学作品的考查,对其他类文体的考查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对说明文和议论文的考查,要注重考查阅读能力,而不是考查文体知识。
实验区现代文阅读选文基本出自教材之外,但是还有一些实验区选取了教材中的课文,例如《故乡》《最后一课》《中国石拱桥》《紫藤萝瀑布》《生物入侵者》等。考查教材内的课文,命题时尽管可以变换角度、编出新意,但是仍然难以避免对所学课文的结论性观点进行记忆性测试,难以避免把教学参考书的内容作为制定参考答案的主要依据,容易对教学产生不利的导向。相比而言,选教材之外的文章,既是考查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需要,也是教材多样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必须注意的是,课外选文的程度和水平应与教材中课文相当或相近。
例8:文中有一个细节: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用法文写了“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请结合下边的一段文字,说说这一细节的表达作用。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苏州卷第15题)
这道题题干所提到的细节和文字都是教材在设计课文思考题时所引用的材料,而且也是语文教师必讲的内容,因此它很难避免学生简单照搬课堂上学到的结论性观点。
3.试题的命制技术还应进一步完善。
2005年现代文阅读选文大都不是原文,而是经过命题人加工处理过的,有的无标题,有的无作者,有的没有标明出处;有的为设计试题的需要而大量挖改原文,如文章的题目、关键语句和重要词语等,破坏了学生阅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现代文阅读强调的是整体阅读和理解,命题时除语言文字确有问题需要改动以外,要尽可能尊重原文,要让学生看到原汁原味的文章。在试题命制方面,也存在多个问题:有的试题是在使用现成试题;有的试题题干语言不严谨,表述不清楚;有的试题设计不合理,选项缺乏测试意义;有的试题答题要求和赋分不合理。特别需要提及的是,相当多的试卷中开放性强的主观性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评价标准制定不合理,不明晰,缺乏可操作性,评卷教师很难准确把握评价的尺度,例如有的只要求言之成理即可,有的只给出示例,有的套用了作文的分项评分标准。2006年中考在这些方面都应有所改进。
例9:我们身边就存在着语言污染的现象,从净化母语的角度看,下列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提高自身修养,不说粗话、脏话。
B.多读书多积累,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不滥用词语。
C.热爱我们的母语,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
D.在作文中,可以自己编造词语。
(锦州卷第27题)
该题选项内容虽然与阅读选文有联系,但是错误选项很明显,以至于不用阅读文章,就能答对。这种选择题没有测试价值和意义。
例10:选文第⑦段写道:“我第一次在野外与一只狐狸这么近距离地对视。”请根据上下文,发挥你的想象,补写一段话描述当时的情景。(50字左右)(北京市海淀区卷第17题)
该题要求能对狐狸有一定的描写,要表现出狐狸的惊惶、绝望,与下文衔接要自然、语言要通顺。这种要求的难度比较大,而且必须保证50字左右,相当于一个小作文,却只赋了3分,与其他题相比较分值明显偏低。
4.现代文阅读中综合性学习试题设计和要求应符合语文学科标准和学生的实际能力。
2005年有些实验区的阅读试题超出了语文学科标准和学生实际能力,尤其是针对科技性说明文所设计的综合性学习试题,往往受文章内容的导引而脱离语文。2006年中考应注意改进。
例11:在现实生活中,反光材料有许多具体应用。除选文提及的实例外,你还能想到或设想出哪些实例?请举一例,并为它设计一则广告语,其内容要体现反光材料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的特点。(沈阳卷第26题)
中国城乡差别比较大,虽然反光材料在城市比较常见,但在农村较难见到,况且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阅历较成人要少得多。假如有的学生没有见过这些反光材料制成的东西,那么这题就无法回答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