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成语释疑:“不可救药”“哀兵必胜”“安枕而卧”

作者:谢质彬




  一“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是什么意思?《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中国成语大辞典》等权威辞书都释为:“病重到无法用药救治。又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字面上大同小异)最近在报纸上又见到另一种解释:
  “不可救药”的本义谁都知道。但这个词其中细致之处并非人人皆知。明人张岱在《昌谷集解通序》中说:“凡人有病则药之,药之不投,则更要药以解药,所谓救药也。药救药(笔者按:疑为‘药救病’之误),药复救药,至于不可救药,而病者真死矣。”却原来,同样是说必死无救,“不可救药”里,还包含了吃药中毒,以药解之,解之无效,谓之无以救药,最终才是人无以救。(2005年10月24日天津《今晚报》)
  那么,“不可救药”中的“救药”是否应理解为“药救药”或“以药救药”呢?果真如此,从语法上来说,“救药”便是述宾关系,救的对象不是人或其他事物,而是药。这样解释,显然是讲不通的。
  那么,上引《辞源》等辞书的解释是否正确呢?只能说大意是对的,但不够准确。比较准确的,是《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现汉》将“救药”理解为“救治”,无疑是正确的。这需要从这个成语的源头说起。
  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大雅·板》。原文是:“多将熇熇(kù),不可救药。”毛传:“熇熇然炽盛也。”郑玄笺:“多行熇熇惨毒之恶,谁能止其祸?”朱熹集注:“夫忧未至而救之,犹可有为也。苟俟其益多,则如火之盛,不可复救矣。”由此可见,“不可救药”的主语是“忧”(祸乱),“救”和“药”的对象(受事者)也是“忧”。
  关于“药”,《说文》:“药,治病草。”这是它的本义。引申为“治疗”义。《荀子·富国》:“不足以药伤补败。”杨倞注:“药犹医也。”俞樾《诸子平议·荀子二》也说:“药伤即疗伤。”《孔子家语·正论》:“不如吾闻而药之。”王肃注:“药,治疗也。”由此可见,“不可救药”应理解为“不可救疗”或“不可救治”。其中的“药”字,不是指“治病草”,而是指治病草之用——治疗,是动词而不是名词。
  
  二“哀兵必胜”
  
  何谓“哀兵必胜”?《辞海》:“语出《老子》‘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意思是兵力相当的两军对垒,受压抑且充满悲愤心情的一方必定胜利。”《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哀兵:受压而悲愤的军队。《老子》六九:‘……’王弼注:‘……’(同上故略)谓两军对垒,受压抑而奋起反抗的军队,必然能打胜仗。后多指被压迫而从事正义战争的一方,一定会胜利。”《现代汉语词典》:“《老子》六十九章:‘故抗兵相若,则哀者胜矣。’对抗的两军力量相当,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指受压抑而奋起反抗的军队,必然能打胜仗。”《新华词典》:“……实力相当的两军对抗,悲愤的一方有必死的决心,一定能获得胜利。”
  以上各家都将《老子》“哀者胜矣”的“哀”释为“悲愤”。《辞源》除了作出同样的解释之外,又提出另一种与众不同的解释:“又说,哀《说文》训为闵,是慈爱、怜惜的意思。慈者爱人,两军相战,爱人而得人心者必胜。所以《老子》又说:‘慈故能勇。’又说:‘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笔者认为,将“哀者胜矣”的“哀”释为“悲愤”,与《老子》的思想不合,甚至大相径庭。《老子》(《诸子集成本》)认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七十三章)主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六十九章)又说:“圣人云:‘能受国之垢(耻辱),是为社稷主;能受国不祥(善),是为天下王。’”(七十八章)如果因为“受压而悲愤”,而“奋起反抗”,便不符合“不争而善胜”和“善战者不怒”等主张,更不符合“能受国之垢”和“能受国不祥”。
  在古代汉语里,“哀”字除了可以当“悲哀”讲之外,还有“怜悯”“慈爱”义。《说文》:“哀,悯也。”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第十四·游侠传》说:
  万章曰:“吾以布衣见哀于石君。”……哀者,爱也。言吾以布衣之贱,见爱于石君。……《吕氏春秋·报更篇》:“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士?”《淮南·说林篇》:“鸟飞反乡,兔走归窟……各哀其所生。”高(诱)注并曰:“哀,爱也。”“哀”与“爱”,声相近而义相通。
  “哀者胜矣”之“哀”,也应该作“慈爱”解。“哀者胜矣”,等于说“爱者胜矣”。
  此句出于《老子》第六十九章,现摘录如下:
  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王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趋利避害,故必胜。)
  魏源《老子本义》云:“此章明德之用也。蓋道以虚无为体,其运而为德,则以慈俭谦退为用。然德为万物之母,则慈乃善之长也。……三宝首慈,哀者慈心之所发,故天卫之而必胜。”
  由此可见,只有将“哀者胜矣”理解为“爱者胜矣”,才能与本章的主旨——慈俭谦退相符合。
  不过,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我们在解释某个成语的时候,既要解释其古义,也应解释其今义;既不能以今义代替古义,也不能以古义代替今义。本文开头所引《辞海》等辞书将“哀兵必胜”解释为“充满悲愤心情的一方必定胜利”,便是以今义代替古义。《辞源》一方面将这个成语解释为“指受压悲愤的一方,有必死的决心,所以一定能克敌制胜”,另一方面,又以“又说”的方式,将它解释为“爱人而得人心者必胜”。二者并存,并没有指出何者为古义,何者为今义,因而只能认为是对《老子》“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的两种不同解释。我们认为,对这种古今意思不同的成语,用下面的方式进行解释也许较好:
  [哀兵必胜]语出《老子》第六十九章:“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趋利避害,故必胜。”原义是说,两军对垒,有慈爱之心的一方必胜。哀:慈爱,怜悯。今义为:两军对垒,悲伤的一方必胜。
  
  三“安枕而卧”
  
  “安枕而卧”中的“安枕”,有时单用而意思不变。辞书有的收“安枕”,有的收“安枕而卧”。各家对“安枕”的理解有所不同,有的认为“安枕”的意思是“放好枕头睡大觉”,例如:
  《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安枕而卧]放好枕头睡大觉。比喻太平无事,不必担忧。《史记·黥布列传》:‘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东周列国志》七九回:‘孔子见疏,必弃鲁国而适他国,君可安枕而卧矣。’”
  《现代汉语词典》:“[安枕]〈书〉动放好枕头(睡觉),借指没有忧虑和牵挂:~而卧|天下多事,国人岂能~?”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安枕]动放好枕头。借指睡觉;也比喻没有忧虑或牵挂?荥高音喇叭吵得人无法~|这么大的问题不解决,怎么让人~?”
  有的则认为“安枕”的意思是“安睡无忧”。例如:
  《辞源》:“[安枕]安睡无忧。”(书证为《史记·黥布传》,已见上。)
  《汉语大词典》:“[安枕]安眠。亦用以比喻无忧无虑。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二》:‘……恐国家之守转在函谷,虽卧洛阳,得安枕邪?’”
  《中华成语熟语辞海》(学苑出版社):“[安枕而卧]安枕:安睡无忧。比喻太平无事。”(书证为《史记·黥布传》,见上从略。)
  解释的不同,反映出大家对“安枕”一词内部构造的理解不同。前一种解释,是将“安”理解为动词,作“安放、安置”解,“枕”是宾语,“安枕”与“安家”“安营”“安门窗”“安玻璃”“安电话”等词语的内部结构相同。后一种解释,则是将“安”理解为形容词,作“安定、安心”解,“枕”是其补语,“安枕”与“安贫”“安命”“安业”“安土”等词语的内部结构相同。
  笔者赞同后一种解释。“安枕”和“安枕而卧”的反面是“寝不安席”。《战国策·齐策五》:“昔者魏王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其强而拔邯郸,西围定阳,又从十二诸侯朝天子,以西谋秦。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史记·苏秦列传》:“楚王曰:‘……寡人自料以楚当秦,不见胜也。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所谓“寝不安席”,就是睡觉不能安于枕席,辗转反侧,忧心如焚。“寝不安席”,等于说“寝不安枕”,“安枕”与“安席”不仅结构相同,意思也一样,都是“安于枕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