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个性化阅读,教师引领作用必不可少
作者:周远喜 苟中莲
在教《我的叔叔于勒》时,有学生认为在财产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菲利普夫妇的行为无可厚非;也有学生认为菲利普夫妇尖酸、刻薄、虚荣、势利、贪婪,没有一点人情味,是不可饶恕的小人;还有学生认为文章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很显然,这几种颇有个性的理解都有失偏颇。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不迷信权威、开动脑筋读出自己见解的精神,然后要分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首先思考:(1)小说的插叙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2)菲利普夫妇的家境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这一步在于引导学生明白,插叙不仅使小说的情节丰富多彩,而且交代了于勒的身份以及他与菲利普一家的关系。正是于勒,使菲利普一家在贫困线上挣扎,使“全家都十分发愁”。
其次思考:(1)对菲利普夫妇急切盼望发了财的于勒归来,你怎么看?(2)对菲利普夫妇在船上请女儿和女婿吃牡蛎时的不同表现,你怎么看?这一步,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弄清,菲利普夫妇“于勒发财”的设想,虽很可笑,但也无可厚非;同时应看到:菲利普的大方有特殊原因:二女儿的婚姻大事确定,应该高兴;女婿因为有一个发了财的叔叔才下决心答应婚事,如果太吝啬,会让他起疑心。
最后思考:(1)事情真相大白后,菲利普夫妇的异常表现真的就那么可恨吗?你有没有几分同情?(2)小说写“我”看见父母拒认于勒后的内心感受,用意何在?这一步在于引导学生,对菲利普夫妇的不幸遭遇要同情,而对他们的小人行为也要鄙弃,并以此概括小说的主题。
三个步骤六个问题,不仅巧妙地纠正了学生有失偏颇的个性化阅读,而且还巧妙把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引向文本的深处。显然,多元解读并非信马由缰任意驰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好几个“点”:文本的语体与语境、文章的关键词句、审美的基本要点等。在这些要素之间形成一个合理的张力,解读会更到位一些。
教师作为一个成熟的读者,在认知水平、阅读素养等方面肯定要比学生强一些,作为与文本对话经验较为丰富的一方,他有责任引导、启发学生与文本开展对话,通过提供背景、示范阅读、指导方法、启发思考,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当然,为了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教师还要在备课环节中,不照搬资料获取现成的结论,不让成文的分析取代阅读实践,不缩短阅读过程。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自觉地实现自身的个性化阅读,否则就无法与学生进行对话,更无法给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