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五部分 兴亡梦,儿女情———孔尚任
|
|
|
至叙事的文学(谓叙事传、史书、戏曲等,非谓散文也),则我国尚在幼稚
之时代。元人杂剧,辞则美矣,然不知描写人格为何事。至国朝之《桃花扇》,
则有人格矣,则他戏曲则殊不称是。要之,不过稍有系统之词,并不失词之性质
者也。
———《王国维文化学术随笔。文学小言》
中国古代的各种传奇中,写臆想写得最好的,莫过于《牡丹亭》;写历史写
得最优秀的,莫过于《桃花扇》了。《桃花扇》所用事实,在明季人野史里都可
曾见。卷首有考据数十条,东塘自已把所参考的书目都明晰列出。记中所有纤小
科浑,都有所本。比如香君浑名香扇坠,可见于《板桥杂记》。阮大铖之路毙仙
霞岭,蓝田权之寄居媚香楼,也可见于《冥报录》、《南都杂事纪》。但戏曲毕
竟是戏曲,孔尚任也自言有所隐,有所发挥。让我们看看一起从历史来文学距离
历史有多远。
《桃花扇》以复社名士侯方域与秦淮歌伎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要线索,以
复社文人与魏阉余孽的斗争为主要冲突,展现了南明一朝兴亡的广阔历史画面。
正如孔尚任自己所说:“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如今,南京夫子庙前的秦
淮河南沿钞库街38号,有一座青瓦红檐、古色古香的花园小楼,据说是李香君的
寓所“媚香楼”的旧址。栖霞山半山腰有一座“桃花扇亭”,据说是李香君和侯
方域久别重逢之地。时光已流逝了300 多年,人们还纪念着明末清初这位着名的
秦淮艺伎。
孔尚任(公元1648—1718年),号东塘,山东曲阜人,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孙。
他出生在清顺治五年(1648年),即清入关建都北京第五年。孔尚任的父亲在清
兵入关以后“以养亲不仕”。
东塘很早就“博采遗闻”,开始了《桃花扇》传奇的创作。孔尚任的族兄孔
尚则(方训),曾任南明弘光朝的刑部主事,亲眼目睹南明王朝的兴亡始末,入
清后隐居曲阜家中,他逝世时孔尚任还未成年。孔尚任从舅翁秦光仪那里,得知
南明弘光遗事,不禁怦然心动。正如他在《桃花扇本末》中所说:“族兄方训公,
崇祯末为南部曹。予舅翁秦光仪先生,其姻娅也;避乱依之,羁栖三载,得弘光
遗事甚悉。旋里后,数数为予言之。证以诸家稗记,无弗同者,盖实录也。独香
姬洒血溅扇,杨龙友以画笔点之,此则龙友小史言于方训公者。虽不见诸别籍,
其事则新奇可传,《桃花扇》一剧感此而作也。”《桃花扇》剧本的第一稿,是
孔尚任隐居石门山时“一字一句,抉心呕成”。他“恐闻见未广,有乖信史,寤
歌之余,仅画其轮廓,实未饰其藻采也”。
孔尚任在海陵(即泰州)“扁舟孤棹”,接触过盐民、渔民的劳苦生活;在
广陵(即扬州),他去过明末四镇鏖兵的古战场,凭吊过梅花岭史可法的衣冠冢
;在金陵(即南京),他游历明故宫遗址,瞻仰明孝陵,登燕子矶观扬子江,寻
访秦淮河畔李香君故居媚香楼。昔日秦淮河两岸,舞榭歌楼,笙声盈沸,如今却
只见“山边水际多秋草,楼上船中少旧人”。他还特地几上栖霞山白云庵,拜访
张瑶星道士。此人就是《桃花扇》中道士张薇的原型。
孔尚任在江淮期间,尤其是在南京,“所交者大抵风人野老,抱膝吟啸之客”,
即一些入清不仕的遗民故老,如冒辟疆、黄仙裳、许漱雪、邓孝威、何蜀山、倪
永清、张潮、杜浚、宗定九等文人雅士。孔尚任在与他们的频繁接触中,了解到
许多南明遗事。遗老们的谈论中不时流露出亡国的哀痛,引起他的共鸣。在孔尚
任的交游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复社成员冒辟疆。冒辟疆与《桃花扇》剧中人柳敬
亭、苏菎生、杨龙友、李香君的关系颇为密切。他与侯方域、陈贞慧、方密之并
称为“四公子”。明亡后,冒辟疆归隐于如皋水绘庵,矢志不出。他不仅是南明
小朝廷兴亡始末的目睹者,而且是对阉党余孽阮大铖斗争的直接参加者。《桃花
扇》能作为南都信史观,与东塘的这些经历不无关系。
《桃花扇》戏剧的主要情节是:崇祯皇帝即位,处死了作恶多端的宦官魏忠
贤,曾依附魏忠贤的阮大铖也被免职闲居南京。但他贼心不死,“蓄养声伎,结
纳朝绅”,企图东山再起。复社名士吴应箕、陈定生等人作《留都防乱揭》,揭
发他过去的罪恶,阮大铖一时成为众矢之的。这时,复社文人侯方域应试落第,
游寓南京,结识了秦淮歌伎李香君。李香君“妙龄绝色”,善习歌度曲,才气横
溢。俩人又有共同的政治见解,情投意合。侯方域寓居异乡,一时无法筹措结亲
的费用。阮大铖知道此事后,指使马士英的妹夫杨龙友暗中送给侯方域三百金,
想以此请侯方域帮他解围。定情之夕,侯方域以题诗的宫扇一把赠予李香君。李
香君发觉妆奁是廉耻丧尽的阮大铖所送,当即大义凛然地却奁,并严词劝告侯方
域加以拒绝;阮大铖的阴谋破产,从此怀恨在心。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人北京,
崇祯皇帝缢死煤山,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迎立福王为弘光帝。俩人把持朝政,
倒行逆施,对复社文人滥加报复。阮大铖下令逮捕侯方域,又派兵来抢李香君。
李香君誓死不从,以头撞地,额血溅于侯方域送她的宫扇上。杨龙友在扇上依着
李香君的血迹画出几枝桃花,添些枝叶,这就是桃花扇的由来。李香君以此扇为
信物,托曾教她唱曲的苏良生寻找被迫外逃的侯方域,盼望早日团聚;但后来又
被阮大铖强拉入宫内充当歌伎。侯方域刚回南京,也被捕人狱。不久,清兵长驱
南下,扬州失守,南京被占,弘光被俘。侯方域乘机出狱,李香君也从宫中逃出。
俩人在栖霞山白云庵中相遇,面对桃花扇共叙旧情。在场的张薇道士撕扇掷地,
指点他们“不因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李香君和侯方域面对国亡家破,
终于割断“花月情根”,分头“修真学道”去了。
|
本书由“啃书虫”免费制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