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部分 衣被词人———屈原
|
|
|
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李白
如果要寻找一位深刻地浸润着中国历代文人心灵,又广泛地影响着中国社会、
历史、民俗的骄子,那么屈原当为首选。屈原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他之
前出现的《诗经》是众人的吟唱,在他之前,天下没有诗人;他的降临却呼唤出
一批英才,使诗的荒原充满了春的气息,他的诗的个性化,标志着“诗人”这一
形象的真正诞生,标志着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屈原(公元前340 年—公元前278 年左右),名平,字原,战国楚国人,我
国诗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悲剧诗人。出身于楚国王族,有高度的修养和爱
国情怀。“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楚怀王时,官至左徒,参与楚国内政外交大
事。“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
屈原列传》)主张举贤授能,变法图强,遭到保守派的谗害排挤。怀王时曾被放
逐于汉北一带;顷襄王时,被第二次放逐,从此飘泊于江南鄂诸对岸一带。在长
期的流放生涯中,他不改初衷,关怀人民,注视着故国政局的变化。顷襄王二十
一年(公元前278 年),秦破郢都,楚王客死于秦,人民陷入国破家亡,流离失
所之困境,屈原悲愤绝望,自投于汩罗江。
据现代学者研究,《楚辞》原指楚人特有的诗歌形式,后来亦指西汉刘向汇
集的一部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楚辞的特点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
地,名楚物”,富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屈原是楚辞的代表作家,他的《离骚
》是《楚辞》的代表作,故后人又称“楚辞”为“骚”。屈原作品基本上可以肯
定的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等23篇。这些作品
以其深邃的思想、卓越的艺术手法而享誉中国诗史。
《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的长篇抒情诗,也是屈原一生中最伟大
的诗篇,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在诗中他回顾了自己的身世和参政历程,表达
出献身理想的强烈愿望和不屈不挠与黑暗势力斗争的决心。《离骚》中写到屈原
两次遭到放逐,在排挤打击之下怀着忧愤的心情在祖国大地上漫游,看到了自己
的祖国一天天地衰落。楚国当时已经陷入绝境,外交上孤立无援,军事上屡屡受
挫。屈原虽然“竭忠尽智,以示其君”,结果却只能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被流放异地。尽管他有“存君兴国”之才志,却唤不醒昏聩的顷襄王;虽常眷恋
故土,关心人民生活的苦难,却也苦于无计可施,郁郁寡欢之中“颜色憔悴,形
容枯槁”。空怀忧国忧民之爱国壮志却终不为所用,其悲愤之情岂能抑制,所以
文思如大江般奔涌而出,谱就了这空前绝后的长篇巨制。全诗具有强烈的浪漫主
义色彩。
《九章》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
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9 篇作品,同《离骚》一样,诗人
反复地抒写了自己的理想,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九歌》是一组祠神诗,所
祠之神有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河伯、湘君、湘夫人、山鬼、东皇太一及国
殇(为国战死之神)等。屈原既保存了民间祭神歌辞的特点,也注入了自己的思
想感情。《天问》是一首奇特的诗,诗人一口气提出了190 个问题,对自然现象、
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发出了疑问,表现了诗人对宇宙、社会、人生的哲学思考。
屈原作品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上有独特的成就。他继承和发展了《诗经》
的四言诗形式,同时从楚国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创造了一种句法错落,灵活生
动的骚体诗,它既是辞赋形式的先导,又是四言诗向五言诗过渡的津梁。楚辞发
展了传统的比兴手法:使比兴能象征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众多的比喻构成了一
个特定的系统;象征物与本体之间有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屈原作品想象丰富,
构思奇特,变化多端,热情奔放,雄奇瑰丽,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是我国浪漫主
义诗人之祖。屈原作品塑造了一位顶天立地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是一位人格峻
洁、感情充沛、志向远大的新人形象,他具有平治天下的历史使命感和先天下之
忧而忧的忧患意识。屈原以其“举世皆浊我独清”的节操、忧愤的爱国情怀、不
屈不挠的批判精神和对理想的坚定信念为中国文化注入了一股阳刚之气,让后世
历代知识分子都望其项背。他的人格成为后世文人学习的楷模,苏轼曾说:“吾
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
屈原对后世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他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积极顽强的斗
争精神给一切追求光明坚持正义的士人以精神上的感召力;二是他富有个性的作
品与《诗经》一起成为我国诗史的两大源头,衣被了历代诗人。从此中国诗歌从
集体歌唱走向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鲁迅先生在《汉文学
史纲要》中才称赞道:“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
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然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
以上。”
|
本书由“啃书虫”免费制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