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追问

作者:陈宝贵




  在写作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面对同样的问题,有的同学能够思行万里,下笔千言,有的同学则思维凝滞,半天写不出一个字。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当然和一个人知识、情感的积累以及写作的意识和习惯有关,但更和我们面对人和事物善不善于追问有关。因为,追问是思维的开始,是文章展开的引擎。
  我们处在一个瞬息万变、多姿多彩的世界中,无论是在学校、家庭还是在社会,每天都会接触到很多信息,这些信息或介绍、或描述、或生发,都可以作为我们文章的素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带着更多的问题,而非更多的答案去生活。”如果说疑问是思考的开端,那么追问对于文章写作来说,则是一种多向的展开。在文章的写作中,我们有时不能把握平凡,不能从小事、司空见惯的事中悟出道理,我们也每每苦恼于没有什么事可写,而老师们传授给我们的观察、思考的“技术”,有时根本派不上用场。这就是没抓住作文中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追问。追问就是针对看似平淡的客观事物,从不同的方面、角度提出自己的诘问,从而使事物丰富起来,进而有利于我们进行文章的表达。追问的对象既可以是我们的自身,我们的心灵,也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社会现象、物情百态,等等,总之,凡有所见均可追问。追问使我们养成质疑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我们无物可写、无事可言、无情可抒的问题。追问还能使文章由浅直到深刻。请看下面这篇文章。
  
  风中的“三轮车” 施 天
  
  前些天,我因身体不舒服,从学校请假出来去看病。那天下着瓢泼大雨,雨水溅了我全身,带着伞的我还是被淋得像只落汤鸡。
  打不到“的士”,我只好叫了辆三轮车,因为雨下得太大,我也没有注意太多,便匆匆上了车。但车子没有走,原来车夫在等我说明去处。这时,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他!“去人民医院。”我简单地说了声,他就慢慢地蹬起来。
  只见他伛偻着背,短小的身材使人觉得他蹬车更困难、更费力。我仔细瞧着他,见他身上穿的衣服已明显有好几个洞了,头发也已所剩不多了,而且已经有了斑白的痕迹,从头到脚几乎没有几块肉。瘦骨嶙峋的,看得出他家的条件还是不太好。
  他是谁?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其实没有什么,但又有什么。因为他的女儿是我的同学。从小我就知道她的爸爸是个车夫,知道她家的条件不太好。靠父亲蹬三轮车,母亲捡破烂挣来的钱来支付两个女儿的学费,维持一家四口的生计。可以想象得出他们的日子过得多艰难。
  没有想到事隔多年,她父亲还是和当年一样。唯一改变的就是,他蹬起车子来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力了。耳朵好像也听不到什么了,因为多了个助听器。
  雨越下越大,噗噗地打在他的脸上和身上。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我知道是同情。因为她的女儿是我的同学,而我的父母却有着和他不一样的生活和工作。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我是多么希望每个人都能一样幸福、快乐地生活呀!
  快到了,我想多给他点钱,但我终于还是没有那样做。这算什么?施舍吗?这对他来说或许是一种伤害。就在他认出我之后,对,他确实认出了我。我又怎么忍心让他难堪呢?
  他拿了钱后,自顾自地说了声:“雨呀蛮大格!”可能是因为耳朵的缘故,他说起话来特别响。
  我静静地站在雨中目送着这位可敬的父亲离去,他仍然费力地蹬着车。不远处又有人叫住了他,他又能拉一笔生意了。慢慢地,他消失在雨中……
  我衷心地祝愿他们一家人幸福、平安!
  这篇文章采用淡淡的笔触,叙述了自己对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力车夫的同情。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寄寓了作者的同情和思考。
  这篇文章首先从看到的现象写起,车夫“伛偻着背,短小的身材”,一般我们坐三轮车看到这儿,就到此为止了。但作者采用追问的思维方式,并进行了前后的对比,这篇文章也就较深刻地写出来了。文章在一步步的追问中展开,在一步步的追问中深化。正是有了第一次的追问,才有了对其家境的介绍,而“他是谁”,也就有了一种普遍的意义。也正是由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的追问,才会引起人们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存在的疑惑的思考,对弱者的同情。接下来也正是自己在想多给些钱时又对自己“这算什么?施舍吗?”的追问中,表达了作者的平等意识和悲悯情怀。这层层的追问,展开了文章的层次,展现了作者面对弱者时心灵的斗争,也使文章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再比如,如果我们见到了街头修车的一位老人,并且想描写他。要是我们仅仅对他进行外在形象的描绘,那写不出什么东西。但如果我们问一问他是什么地方人,老伴怎样,有无儿女,家里的收入情况,儿女孝敬与否,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经历,每月修车挣多少钱,他的钱如何用度,等等,经过这样的层层追问,一个“修车老人”的形象就会丰满起来,他的精神面貌也就会矗立在我们的面前。因此说,只要乐意追问,善于追问,制约同学们作文无话可说的颈瓶就会解决,而洋溢在我们身边的小事、底层事就会变得丰满而深刻。当然,追问只是撷取素材的有效方法之一,而其中的对比思考、背景及前瞻性思考同样也是可资利用的方法。
  追问,在本质上是审视后的思考,这种追问如果加上实地的调查,一个个丰满的人物,一件件完整的事件,就会更加完整地呈现出来。同学们不妨多试一试。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