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抓准得分点 力求得全分

作者:李雪松




  训练目标
  文言文翻译是整张语文试卷中除作文之外分值最大的一道题,如何做好这道题已成为同学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笔者以为大家只要科学复习,在平时的训练中培养抓得分点的敏锐意识,就能突破这一瓶颈。
  命题解读
  1.分值:08年两套全国卷、山东卷、海南卷、江西卷、湖北卷、四川卷、安徽卷为10分,其他省市卷6分至9分不等,预计09年各省市都会向全国卷看齐,稳定在9分到10分之间;全国卷再加大分值也不太可能,毕竟还有其他考点。
  2.题量:七套卷考两句,其余三句,09年可能还在两句和三句之间,不会有大变化。
  3.字数:30~50字。
  4.命题方式:07、06年只有福建卷的翻译句子是出自另选的一小段文言文,其余试卷仍然是从文言文大阅读中选句子,09年这个主流趋势应该不会改变,因为没有必要再选一段去挤占考生的阅读时间。
  5.可能出现的创新:将北京卷、广东卷、浙江卷的断句题与翻译题合在一起考查。
  6.句子选择:侧重比较抽象的议论性句子。
  7.难易度:文言文翻译是对考生文言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难度较大,虽然一般考生都能了解句子的大意,但要想将它准确地表达出来,拿全分,还不容易。
  8.得分点所在: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考查的固然是全句的翻译,但命题者对文句的设定是独具慧眼的,他们总是选择那些带有特殊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句子倒装等)和含有关键性词语的句子给考生翻译,并将其设定为高考阅卷的得分点。每到此处,翻译时便要凝神静气,格外小心谨慎,瞻前顾后,上下联系,然后下笔。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这些得分点呢?笔者这里结合往年高考的命题特点,将其系统地归纳如下。
  
  一、注重对关键实词的翻译
  
  [备考对策]
  所谓关键实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负载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有无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翻译时,首先要联系全文,特别要结合上下旬语境仔细推敲,以防误译。其次要准确运用“组词法与替换法”来完成文言文向现代汉语的转录。
  1.刘公(刘牢之)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
  译文:刘牢之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心,多怨恨而喜背叛,不离开(他),必然遭遇祸患。
  2.晦(谢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
  译文: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
  3.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
  译文: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庸俗的人趣味相同罢了。
  解析
  ①句须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词(原来的词作为语素之一)。②句中,“设备”也是两个单音词,“设”是动词,应翻译成“设置”;“备”是名词,应翻译成“防备”,不能照白话文中的双音词“设备”去翻译。③句中,“是非”是两个单音词,需拆开分别翻译,“是”是指示代词,应翻译成“这”;“非”是动词,应翻译成“不是”,不能照白话文中的双音词“是非”去翻译。
  
  二、词类活用要特别关注
  
  [备考对策]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名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通常是不带宾语的,带上宾语就成为使动或意动用法了。带宾语是这类词活用的基本标志。对活用词的翻译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义项,达到正确翻译的目的。
  1.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译文: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选自《聊斋志异》)
  2.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译文:知道它(良药)喝进去就能使自己的病治好。
  3.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
  译文:接连几代为农夫,父亲因仗义为朋友而死,儿子因尽忠为国君而死。
  解析
  词类发生活用时,必须根据活用的类型增补有关内容。上述三句中的“异”、“已”、“死”都是词类活用,分别属于意动用法、使动用法、为动用法,翻译时必须增补上表意动、使动、为动的词语,即“感到(奇异)”、“使……停止/治好”、“为……而死”。
  
  三、特殊文言旬式在翻译中要体现出它的特殊性
  
  [备考对策]
  文言句式已纳入今后高考的考查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几个特殊句子——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等。在翻译时,判断句一定要译成“……是……”或“……不是……”的格式;省略句要将省去的内容补全;被动句要体现出被动的关系;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1.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
  译文: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2.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
  译文: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树,枝叶繁茂,(善人公)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饥民吃。
  解析
  ①句中的“不之杀”是一个宾语前置结构,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之”调到动词“杀”之后,译为“不杀它”。②句中的“槐一株”是一个定语后置结构,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定语“一株”调到中心语“槐”之前,译为“一棵槐树”。“作糜哺饿者于其下”是一个介宾短语后置结构,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介宾短语“于其下”调到谓语“作糜哺饿者”之前,译为“在树下煮粥给饥民吃”。
  小结
  以上从三个方面谈了高考命题在文言文翻译中经常设置的赋分点,也是同学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应予强化的着力点。当然,除了要特别注重以上三个方面外,同学们还应注意句子整体上的通顺、无病句。总之,只要同学们平时注意积累,做卷时格外细心,文言文翻译是可以拿到理想的分数的。
  活学活用
  将下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瑕之母病,人闻,夜往告之,弥子瑕矫驾君车而出。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忘其犯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二)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乔玄、南阳何禺页异焉。玄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三)庄周家贫,故往货粟于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