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脆弱的人生与被误解的游戏

作者:韦秀平




  人的一生可能并不坚强,甚至会非常脆弱,而在此短暂的过程中,游戏和闲暇会帮助我们度过岁月中那些脆弱甚至无聊的日子,而台湾作家傅佩荣的散文《麻将的趣味》就呈现了在脆弱的人生中,麻将这种游戏所带来的不可替代的人生趣味和处世哲学。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经验认知中,麻将甚至成了不光彩行为赌博的一种标志性的代称,但是正如傅佩荣所强调的“任何活动本身都是中性的,就看是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以何种方式在从事”,所以在此意义上,麻将成了被误解的游戏,而优秀的文学作品总会改变或纠正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在傅佩荣的眼中,麻将这个游戏成了自己尤其是父母脆弱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伴侣,甚至在这个小小的麻将桌上,我们看到了纷繁脆弱的人生,同时也看到了麻将给一个个平凡生命所带来的乐趣,作者借麻将这一游戏凸现出了人生的诸多需要填补的空白。好的文学,总是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场景和叙说中呈现并不平静的生活波澜,而傅佩荣的《麻将的趣味》就是这样的一篇优秀作品。
  在作者懵懂的童年记忆中,由于父亲的工作环境,麻将成了一家人的乐趣,这在当时的作者看来无疑像一个快乐的节日,热闹,温暖。应该说对作者影响最大的是父母对麻将的正确态度,他们从来没有因为麻将而和别人红脸、吵架。正是父母只是将麻将看作是人生的一种游戏和娱乐,后来的作者逐渐在俗世生活中从麻将这个游戏身上体悟出了人生的哲理,甚至可以看到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态度。但是,就是麻将这小小的游戏,在后来的岁月中却不知不觉地挽救了作者的母亲,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麻将成了这个家庭亲情的有力见证。因为命运总是脆弱的,甚至是不堪一击的,作者的母亲在50岁的时候开始患病,起初是半身不遂,后来则瘫痪卧床,可以想象这样的日子该是多么孤独、乏味甚至痛苦,然而就是麻将这小小的游戏却挽救了这个家庭,挽救了母亲脆弱的人生,母亲每次打麻将的时候都快乐无比,而作者也在这小小的麻将桌上体现了对母亲深深的爱,“每当陪父母打牌的那几个小时,我心中都觉得特别宁静,有时脑海中闪过小时候父母在家中打牌的情景,更会有一种温暖而喜悦的滋味。”麻将在这里已被融入浓浓的亲情的味道,成为这个家庭不可或缺的亲情维系方式。试想,如果没有麻将,母亲病后的生活岂不是少了一味调剂品?
  所以,正确看待麻将,理解其中的趣味,人驾御它而不让输赢控制人,它就是我们漫长人生的一种调剂。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