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模拟试题(六)

作者:朱跃生




  第Ⅰ卷阅读题(69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苏词
  ■ 傅 成穆 俦
  ①苏轼是豪放词的开创人和代表者。在传统的观念中,词以表现舞筵歌场、闺情离思为正体,而苏轼则率先在词的境域上求新求变,所谓“以诗为词”。凡能写进诗的社会和生活题材,举凡登览、怀古、咏史、咏物、游猎、感遇、悼亡、壮行、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等,无不摄入笔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这种意象的扩大,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同等的文学地位,使人自然而然地对苏词产生出“曲子中缚不住”的感想来。
  ②同词体的解放相配合,苏轼雄驰的感情与健拔的笔力,也一新天下耳目。我们拿“大江东去”(《念奴娇》)与“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相比,就很容易看出在宣泄力度上的不同;而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等都不止是寻常的夸张,而是奇情豪气的自然发露;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陆游《老学庵笔记》)的印象,即在于此。
  ③豪放词是苏词最为人瞩目之所在,但在其词作中,仅占很小的比重,也就是说,苏轼在词体的创作中也是全能的。他有大量的婉约词,格调却显得高远典雅,真诚健康,起到了将以秾艳为主的婉约调领挈至向上一路的积极作用。更有大量的作品不易简单归类,其间或清丽,或韶秀,或清空,或旷达,常能“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虚,寄正于余”(刘熙载《艺概》)。东坡以其传世的三百余首词作,为宋代词坛的百花齐放提供了全方位的表率和借鉴。
  ④苏轼对于宋词体制的贡献也值得一提。唐五代词多为小令,而苏轼是宋初大量制作长调的先行者之一,后世甚而将《贺新郎》、《戚氏》等词牌的创制权寄于其名下。长调在篇章结构、摛词敷采上需要更多的手法与技巧,而苏轼则往往能自如地将诗、文、论、赋的匠法运用其中。但他并不斤斤于囿守音律,为了表意的需要,敢于在格律或句读上作大胆的调整。工匠以创造突破为快而不以随俗守成为乐,苏轼作词便属于这样的类型。
  1.下列对“以诗为词”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将写诗的规律运用到词体的创作上。
  B.凡能入诗的题材内容均可入词。
  C.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扩大了词的意象。
  D.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同等的文学地位。
  2.下列对“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的印象”原因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苏词词体解放。
  B.苏词感情雄驰,笔力健拔。
  C.“大江东去”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比,在宣泄力度上不同。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等词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词人的奇情豪气。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到了苏轼手中,词的传统被改变了,词与诗的题材已经可以混一,两者之间已经没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B.苏轼在词的创作方面是全能巨匠。无论豪放词,还是婉约词或不易简单归类的词,都感情雄驰,笔力健拔,积极向上。
  C.词本是合乐的歌词,音乐对它有着很大的制约性;苏词突破了音乐的藩篱,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词与诗最终殊途同归。
  D.苏轼对于宋词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豪放词的开创、婉约词和其他各种风格的词的创新、词的形式技巧音律的突破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健
  刘健,字希贤,洛阳人。健少端重,与同邑阎禹锡、白良辅游,得河东薛氏之传。举天顺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交游,键户读书,人木强目之。然练习典故,有经济志。成化初,修《英宗实录》。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清宁宫灾,太监李广有罪自杀。健与同列李东阳、谢迁疏言:“古帝王未有不遇灾而惧者。向来奸佞荧惑圣听,贿赂公行,赏罚失当,灾异之积,正此之由。今幸元恶殄丧①,圣心开悟,余慝未除,宿弊未革。伏愿奋发励精,进贤黜奸,明示赏罚。凡所当行,断在不疑,毋更因循,以贻后悔。”帝方嘉纳其言,而广党蔡昭等旋取旨予广祭葬、祠额。健等力谏,仅寝祠额。南北言官指陈时政,频有所论劾,一切皆不问。国子生江瑢劾健、东阳杜抑言路。帝慰留健,而下一瑢狱。二人力救得释。十三年四月,大同告警,京师戒严。兵部请甄别京营诸将,召镇远侯顾溥督团营。时帝视朝颇晏②,健等以为言,颔之而已。十四年秋,帝以军缺饷,屡下廷谇③。健等言:“天下之财,其生有限。今光禄岁供增数十倍,诸方织作务为新巧,斋醮日费钜万,太仓所储不足饷战士。而内府取入动四五十万,宗藩、贵戚之求土田夺盐利者,亦数千万计。土木日兴科敛不已内府工匠之饩廪④岁增月积无有穷期,财安得不匮?”今陕西、辽东边患方殷,湖广、贵州军旅继动,不知何以应之。望陛下绝无益之费,躬行节俭,为中外倡,而今群臣得毕献其诚,讲求革弊之策,天下幸甚。”明年四月,以灾异陈勤朝讲、节财用、罢斋醮、公赏罚数事。及冬,南京、凤阳大水,廷臣多上言时务,久不下。健等因极陈怠政之失,请勤听断以振纪纲,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刘健传》)
  [注]①殄丧:灭亡。殄:灭绝。②晏:晚,迟。③廷谇:当廷斥责。谇:斥责。④饩廪:古代月给薪资。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然练习典故,有经济志经济:经营
  B.交游,键户读书谢:谢绝
  C.余慝未除,宿弊未革宿:旧的
  D.帝以军缺饷 兴:扩充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人木强目之娘指扣门扉
  B.余慝未除后人衰之不鉴之
  C.而下瑢狱辞楼下殿,辇来
  D.久不下庭有枇杷树,吾妻死年所手植也。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刘健学问精深纯正,为人庄重严肃,敢于说公道话,期许自己担当天下大任。
  B.太监李广畏罪自杀后,刘健和李东阳、谢迁向皇帝进言革除宿弊,并力谏为李广坟墓题字。
  C.刘健居官正直敢言,得到皇帝信任,当有人弹劾刘健时,皇帝反而安慰挽留刘健,将进言者关进监狱。刘健再三为进言者求情,该人得以释放。
  D.刘健注意国家财政现状与百姓的疾苦,力谏内廷节俭,控制贵戚巧取豪夺,革除宿弊,造福天下。
  7.断句和翻译(10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凡所当行,断在不疑,毋更因循,以贻后悔。(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4]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