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2008年高考作文备考题

作者:唐惠忠




  命题展望
  
  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笔者认为,2008年的高考作文,还会保持“开放中有限制”的基本特点,还会继续倡导自由表达、展示个性的写作。
  具体说来,可能会有如下特点。
  第一,时代色彩鲜明,现实性强。今后高考作文的命题,或许既和过去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一类的话题有共通之处(例如有利于表现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也会有所区别,将更加突出理性地面对现实和解决现实问题,凸现社会观、道德观、价值观、人才观等时代观念。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新材料作文、北京卷的“北京的符号”就是很好的范例,2007年高考浙江卷的“行走在消逝中”、广东卷的“传递”等,也具有很强的时代感。题目从何而来?是从现实生活中来。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世界,关注现实。
  第二,重视对创造性思维的考查。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作文同样渴望创新思维。当创造性思维的花朵不断盛开之后,必将结出璀璨的创新之果。
  第三,将更加凸显人文精神,为考生表现自己的文化积淀提供用武之地。
  第四,为了加强对考生理性思维和认识水平的检测,可能会继续提供一些有争议的材料,列举出截然相反的见解,要求考生深入思考,然后自定立意作文。
  第五,表达形式上趋于开放,写作范围方面将有所限制。文体不限,写法灵活,考生就可以自选擅长的体裁来描述、诠释题意,同一种体裁还可以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保持开放性的同时必然会合理地、适度地作出限制。限制,主要是限在内容、范围上,不会让考生不受任何约束,写什么都成。
  概而言之,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关键词将是“时代性”、“人文性”、“思辨性”;或者说,“时代热点、时尚经典”类的话题,“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类的话题,“多向思维、唯物思辨”类的话题,是我们备考时必须严加关注的。
  
  临场发挥
  
  功夫在文外。要想在高考作文中获得理想的成绩,关键在于平时加强积累,夯实基础,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但是临场发挥的技巧也不容忽视。根据笔者的认识,应试时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会“以问领写”。
  为充分发掘题目内涵的不同侧面、不同层面,以拓展文思,可以采用“以问领写”的方法。即构思作文时试着先提出一系列问题,然后自己回答这些问题,尽可能展开发散思维,想得广一些、远一些;再从种种回答中精选一二来完成文章。选择时的依据有二,一是“我”感受最深、最容易写好的是什么;二是哪一种思路新颖、独特,是别人不大可能想到、写到的,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示例
  请以“生命的养分”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
  先提问。(一)什么构成了“生命的养分”?(二)我们急需补充什么养分?(三)如何汲取“生命的养分”?(四)生命一旦失去某些养分,那么……
  再回答。针对第一问:1.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润泽了生命;2.传统文化不断地供给生命以养分;3.宽容——给生命的净土添加养分;4.酸甜苦辣都是生命的养分;5.美是一种生命养分;6.健康心理是生命的养分;7.家乡是生命最肥沃的养分;8.心灵的阳光,生命的养分……
  针对第二问:1.摄取“睿智”的生命养分;2.让感动成为一种生命养分;3.生命需要吸纳科学文化的养分……
  针对第三问:1.从书籍中汲取生命的养分;2.从情感教育中获得生命的养分;3.从大自然中摄取生命的养分;4.让记忆滋养生命;5.聆听教诲,汲取营养;6.爱好,给你生命的养分;7.课堂——汲取生命养分的地方……
  针对第四问:失去了爱,生命会枯萎……
  
  二、学会选择。
  近几年高考作文给了考生相对宽泛的选择“自由”。学会选择,至少包括两点:一是选择擅长的文体。形象思维发达、会编故事、善于记叙描写的同学可以选记叙文来写,甚至写成小说、童话等文学体裁;逻辑思维发达、会思辨、善于议论说理的同学可以选议论文来做,或者夹叙夹议。当然,“文体自选”不等于不要文体,考生选定了某一文体后,就要写什么像什么。二要选择熟悉的内容。要在与话题相关的众多内容里,优选熟悉而典型的素材,或用作记叙文的题材,或用作议论文的论据。
  
  三、尽可能地展示功力和创设亮点。
  考场作文中要力图将自己对生活的独到思考、读书的广泛收获、写作的过硬本领充分展示给阅卷老师。比如将某种生活感悟作为文章的主旨,将课外读到的精辟警句、精彩的名人故事作为论据写入文章,将某文独到的构思自然“移植”到自己的作文里,将生动活泼的语言模仿到家等等,都能使你笔下生花,获得成功。还要善于制造亮点。何永康教授曾指出:“凡优秀作文,皆在发展等级中大显了身手。何谓‘发展’?即在通篇‘明白’、‘通顺’、‘完整’的前提下,平添几处‘精彩’之笔。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亮点’。‘亮点’者,使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也。”
  设置亮点的方法有很多,这里我们谈一下转换视角,使文章新奇脱俗的问题。众所周知,叙事性的文章一般都是从人的视角进行描述的,其实,有时不妨转换一下,以物的视角来观察周围的人与事。比如高考佳作《我是檀香木》,以第一人称的口吻,通过“檀香木”自叙见闻经历,巧妙使用大量材料,把考生自己的感情、思想以及深刻认识寄托于其中,引起人们对“材与非材”的价值内涵的思考,主题鲜明,灵气闪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塑造的“檀香木”形象呼之欲出,意蕴深远,读来如同聆听一位睿智的长者讲话,平实而稳健,透露出难得的大气与深刻。类似的文章还有《一个手提包的经历》,以手提包的视角观察社会;《狗眼看狗》,以贪官家一只小狗的视角揭露贪官的生活和世态的冷暖。此外,可以将抽象的观念人格化,如考场作文《诚信落水以后》,将“诚信”拟人化,讲述它被抛弃后的见闻、经历;可以选用特殊的主体视角,比如外星人的视角观察人类社会;还可以选用多个主体视角,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与倾诉,使读者耳目一新。
  
  四、明了临场急救的几个招数。
  (1)字数不够怎么办?如果是议论文,再想一个角度展开论述;如果是记叙文,想方设法让事件再发展一步,来段插叙,或插入一个漂亮的细节。
  (2)中途发现偏题怎么办?此时“重起炉灶”一般来不及,因此只好用“扳艄法”,往主题上拉一拉。可在文章中插入点题的语句,并在文末明确点题。
  (3)实在无材可写怎么办?虚构,按照你可能经历的生活虚构,但不要去赶时髦,来个故事新编、科幻小说、武打场景等——怪异往往会“豁边”。还有,可利用试卷阅读题中的材料。
  (4)想不出题目怎么办?根据文章意思,在话题中心词的前后添加内容。比如话题为“感恩”,可定题为“我的感恩”、“感恩让我幸福”、“常怀感恩之心”等等。
  (5)材料不够典型怎么办?用感悟句或议论句往主题上靠一靠、提一提。比如写爷爷对“我”的爱,但事例较一般,可加:爷爷的爱是平凡的,但多少年来,它一直温暖着“我”,鼓励着“我”走向外面的世界,去创造美好的人生。
  (6)时间快到怎么结尾?重复或回应标题(或开头)。比如题目是《诚信——做人的基石》,结尾可以这样写:从现在起,让我们珍视“诚信”,珍视做人的基石吧!
  
  2008年高考作文预测题
  
  一、话题作文
  题目一短暂的美丽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来,在澳大利亚海滨风行一种沙滩雕塑的艺术创造活动。当海水退潮时,无数的人拥向沙滩,抓紧有限时间,在沙滩上塑起心爱的沙像——动物、建筑、人像等等;海水涨潮时将它们全部冲毁。人们为了这短暂的美丽而乐此不疲。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