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新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训练题三篇

作者:郭家海




  鲁迅和瞿秋白之间披肝沥胆、生死与共的友谊,摆脱了世俗的利害,达到了圣洁的境界。它在中国革命史和文学史上,留下了最有光彩,最有诗情,最有意义的篇章。
  (节选自陈铁健《从书生到领袖——瞿秋白》第十二章
  《圣洁的友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从文章里看,为什么瞿秋白那么关注鲁迅的意见?(4分)
  2.这篇文章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请具体分析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瞿秋白与鲁迅的友谊是圣洁的?(4分)
  4.瞿秋白与鲁迅密切交往期间,在党内正受到王明等人的迫害,党外正受到国民党特务的追捕,处境非常危险。这篇文章为什么没有谈这些?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1)瞿秋白十分敬慕鲁迅。(2)鲁迅是个刻苦而负责的人。(3)鲁迅是个为着光明而斗争的人。(4)鲁迅的工作在为团体作引导和榜样。
  2.这篇文章最大的写作特色是引用。一共有三种引用:一是当事人自己的书信,二是当事人妻子的回忆,三是当事人朋友的回忆。这样写的好处是真实性强,有现场感,有说服力。
  3.(1)他们有着共同的“为着光明而斗争”的人生目标。(2)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3)他们都是有着正义感、具有真理光芒的人。(4)他们的友谊披肝沥胆、生死与共,摆脱了世俗的利害。
  4.探究题。探究的方向主要有两个:(1)围绕人物关注的话题所体现的精神境界。(2)围绕写作技巧方面的集中笔墨塑造人物。
  
  三、【海南版25分制(可改为山东版18分制、广东版15分制)】
  《读书》新的十年有新时代的烙印
  由汪晖、黄平执掌的《读书》,近年来一直是知识界争论的热点,作为一个万众瞩目的公共平台,它的思想倾向、文风、作者群的改变将无一例外地成为公众话题。作为刊物掌舵人,无疑是形成刊物变化的原因之一。带着众多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黄平。
  
  有些问题用美的文字处理不了
  新京报:一部分读者认为,这些年来的《读书》学究气太重,学院气息太浓,你怎么看?
  黄平:这当然不是我们的初衷。即使是有些比较艰深、学术性很强的文章,如果没有一定的感召力,别人是不会读的。晦涩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首先还是时代的问题。有的问题可能是原有的很美的文字处理不了的。
  新京报:为什么处理不了?
  黄平:如果我们承认中国正在面对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在社会、经济、政治、
  
  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
  文化、法律乃至于环境、个人生活、思维与交往方式等全方位的巨变,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也是少有的。有些文章也许很晦涩,但是这些问题本身对我们这个时代来说太重要了。作者要完全吃透了再消化,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希望把《读书》办成有中国文化底蕴和中国语言美学意义上的杂志。但越来越难了,很多新一辈作者不仅文言文训练差,白话文也表示不那么好,外文更够呛。
  新京报:从事实判断来说,你们执掌的《读书》引发的讨论也好,专题也好,所涉及的范围比前两个时代都扩大了,这是你们既定的计划吗?
  黄平:计划谈不上。我参与《读书》的编辑工作,有一点很明确,就想拓展它的领域。这一方面是时代要求,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关心时代、当下,不关心我们的左邻右舍,缺乏世界眼光,那么我们这个清高其实是假的,真正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的任何尖锐挑战,至于你的回应是不是那么正确,能否被别人接受,那是另外的问题。
  新京报: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读者看到一些没有想到的新问题,新知识,新观点,但可能带来了另外一种效应,比如过于分散,没有重点了。
  黄平:第一,《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不是专业性的;第二,它又是思想、文化类的。在这两个定位下,是否应该一定有一个不分散的东西,这是一个问题。比如,你可以集中到文史哲,甚至文史哲里面只讨论史,那就不是《读书》了。
  新京报:一些批评认为,《读书》没有抓住当下社会最核心的问题……
  黄平:怎么批评都行,不过有些批评者可能是没有认真读《读书》,只要客观地看看,我觉得应该很清楚,它对当代、当下甚至部分超前问题的警觉、讨论和尖锐性是有的。
  
  《读书》的包容性有自己的特点
  新京报:有一些读者认为《读书》的包容性没有那么强了,你怎么看?
  黄平:如果一些朋友把《读书》定位或者预期为某一方阵营刊物,那么《读书》可能会让他们失望。我们希望它是百家的,而不是一家的。在这种情况下,听一些、发表一些不是这个阵营里面的人的文章,对于完善自己的思想是有好处的,真正的思想一定是在不同意你的人的论辩中形成和完善的。我们觉得,80年代的共识被打破以后,变迁的一个结果就是利益多元化、思想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杂志要作为时代的反映,应该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另外,这10年来,我们有意为之的就是开辟一些新领域,找到一些新作者。对我们来说,《读书》应该有多种声音。
  (节选自2007年6月10日《新京报》)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黄平认为比较艰深、学术性很强的文章具有感召力,晦涩现象的存在是急剧变革的时代的问题,不是杂志自身的不足。
  B.黄平认为杂志刊登的文章存在晦涩现象是迫不得已的,因为这些问题本身对研究时代格外重要,来不及进行言词的润饰。
  C.现在的《读书》只有积极与时俱进拓展领域的目标,没有编辑计划,因为黄平认为计划的推敲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
  D.《读书》有着对当下部分超前问题的警觉、讨论和尖锐性,这正是编辑部宁可在其他方面有所欠缺也要孜孜以求的。
  E.本文以万众瞩目的公共平台《读书》为例,通过其主要负责人的话语,表达了新时代学者、刊物的关注与追求。
  2.你怎样看待黄平的“有些问题用美的文字处理不了”?(5分)
  3.《读书》新的十年有哪些新时代的烙印?(5分)
  4.作为主编,黄平有什么苦衷?(4分)
  5.黄平认为《读书》是一个综合性的杂志,它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那么你怎么看待它发表讨论考古问题的文章?它的这种做法是不是要逃避现实?(6分)
  
  参考答案
  
  1.AC(A项“比较艰深、学术性很强的文章具有感召力”的说法以偏概全;C项黄平认为“计划谈不上”不等于“没有编辑计划”。)
  2.(1)赞同他的观点:多元时代,观点难以完全统一,也没必要一时完全统一;信息时代,为了及时传递最快的反应,来不及用美的文字去处理。(2)不赞同他的观点:这是一种对读者不负责任的托辞;这是一种无力编辑出一流杂志、无力组织好一流作者队伍的托辞。(探究题,有观点,说出可以信服的理由即可。)
  3.(1)思想倾向、文风、作者群的改变;(2)有些文章晦涩难懂,学究气太重,学院气太浓;(3)积极回应当下思想的一些尖锐挑战;(4)打破共识,拓展认知领域,发表多种声音。
  4.(1)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功底渐差的作者群,无法实现自己的编辑思想;(2)发表的关于超前问题的讨论不被一些人理解。
  5.(1)发表讨论考古问题的文章符合主编拓展领域的编辑思路,符合综合性杂志的定位;(2)考古学常常有实质性的进步,发表这方面的文章是一种文化普及;(3)考古学的一些发现,可能会改变我们过去几千年对历史的认识,这不但不是逃避现实,而且正是面对当下。
  

[1]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