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文言文阅读训练
作者:黄蔼北
张逸,字大隐,郑州荥阳人。进士及第,知襄州邓城县,有能名。积州谢泌将荐逸,先设几案,置章其上,望阙再拜曰:“老臣为朝廷得一良吏。”乃奏之。他日引对,真宗问所欲何官,逸对曰:“母老在家,愿得近乡一幕职官,归奉甘旨足矣。”授澶州观察推官,数日,以母丧去。服除,引对,帝又固问之,对曰:“愿得京官。”特改大理寺丞。帝雅贤泌,再召问逸者,用泌荐也。知长水县,时王嗣宗留守西京,厚遇之,及徙青神县,贫不自给,嗣宗假奉半年使办装。既至县,兴学校,教生徒。后邑人陈希亮、杨异相继登科,逸改其居曰桂枝里。
累迁尚书兵部郎中,知开封府。有僧求内降免田税,而逸固执不许。仁宗曰:“有司能守法,朕何忧也。”以枢密直学士知益州。逸凡四至蜀,谙其民风。华阳驺长杀人,诬道旁行者,县吏受财,狱既具,乃使杀人者守囚。逸曰:“囚色冤,守者气不直,岂守者杀人乎?”囚始敢言,而守者果服,立诛之,蜀人以为神。会岁旱,逸使作堰壅江水,溉民田,自出公租减价以振民。初,民饥多杀耕牛食之,犯者皆配关中。逸奏:“民杀牛以活将死之命,与盗杀者异,若不禁之,又将废穑事。今岁少稔,请一切放还,复其业。”报可。未几,卒于官。
(节选自《宋史·张逸传》)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帝又固问之固:顽固
B.特改大理寺丞特:特地
C.华阳驺长杀人驺长:掌管车马的小官吏
D.今岁少稔稔:成熟
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置章其上/谙其民风
B.老臣为朝廷得一良吏/蜀人以为神
C.自出公租减价以振民/民杀牛以活将死之命
D.而逸固执不许/而守者果服
3.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能体现张逸“勤政为民”的一项是()
①及徙青神县,贫不自给②既至县,兴学校,教生徒③囚始敢言,而守者果服,立诛之④会岁旱,逸使作堰壅江水,溉民田,自出公租减价以振民⑤初,民饥多杀耕牛食之,犯者皆配关中⑥今岁少稔,请一切放还,复其业
A.①③④⑥B.②③⑤⑥C.①③⑤⑥D.②③④⑥
4.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逸是郑州荥阳人,考中进士,担任襄州邓城县政的县令,很有贤能的名声。
B.被积州谢泌推荐给皇帝之后,张逸不想做官,找个借口就回家赡养老母亲去了。
C.随后,张逸相继担任过大理寺丞、长水县令、青神县令、尚书兵部郎中、开封知府等职务。
D.担任青神县令时,张逸管辖的本县读书人陈希亮、杨异相继考中进士,就把他们居地改名为“桂枝里”。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母老在家,愿得近乡一幕职官,归奉甘旨足矣。
(2)以枢密直学士知益州。
(3)囚色冤,守者气不直,岂守者杀人乎?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完成1-5题。
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少孤,特立不群,颇勤儒学。年十八登进士第,以博学宏词登科,授华州郑县尉。罢秩,东归省母,路由寿州,刺史张镒有时名,贽往谒之。镒初不甚知,留三日,再见与语,遂大称赏,请结忘年之契。及辞,遗贽钱百万,曰:“愿备太夫人一日之膳。”贽不纳,唯受新茶一串而已,曰:“敢不承君厚意。”又以书判拔萃,选授渭南县主簿,迁监察御史。德宗在东宫时,素知贽名,乃召为翰林学士,转祠部员外郎。贽性忠尽,既居近密,感人主重知,思有以效报,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由是顾待益厚。……
德宗还京,转中书舍人,学士如故。初,贽受张镒知,得居内职;及镒为卢杞所排,贽常忧惴;及杞贬黜,始敢上书言事。德宗好文,益深顾遇。吴通微兄弟俱在翰林,亦承德宗宠遇,文章才器不迨贽;而能交结权幸,共短贽于上前。而贽为朋党所挤,同职害其能,加以言事激切,动失上之欢心,故久之不为辅相。其于议论应对,明练理体,敷陈剖判,下笔如神,当时名流,无不推挹。时贽母韦氏在江东上遣中使迎至京师绅荣之俄丁母忧东归洛阳寓居嵩山丰乐寺。藩镇赙赠及别陈饷遗,一无所取。……
贽以受人主殊遇,不敢爱身,事有不可,极言无隐。朋友规之,以为太峻,贽曰:“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不恤其他。”精于吏事,斟酌决断,不失锱铢。
(《旧唐书·陆贽传》)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罢秩,东归省母 罢秩:停止拿钱,指被罢免官职
B.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 巨细: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大小事情
C.文章才器不迨贽才器:才识
D.斟酌决断,不失锱铢 锱铢:细小的东西,引申为细小的差错
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博学宏词登科/又以书判拔萃
B.刺史张镒有时名,贽往谒之/故久之不为辅相
C.及镒为卢杞所排/朋友规之,以为太峻
D.其于议论应对/精于吏事
3.下列词类活用与“共短贽于上前”的“短”活用现象相同一项是( )
A.始舍于其址
B.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C.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D.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4.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贽是苏州嘉兴县人,少年时成了孤儿,有独立见解和操守,因而显得与众不同,很勤苦学习儒学。
B.寿州刺史张镒最初因为不了解陆贽,很是瞧不起他,多次接触后,才发现陆贽是个不凡的人物,转而马上送礼物给他,想要巴结陆贽。
C.陆贽受到张镒的了解重视,能够担任朝廷内官职;等到张镒被卢杞排挤,陆贽常常担心恩人会遭到不测;等到卢杞罢官,才敢上奏章提出政事见解。唐德宗喜欢文章,对他关顾更深。
D.陆贽以“上不辜负天子、下不辜负所学”的道德学识勉励自己,从而一心为朝廷着想,不会过多地考虑其他事情。
5.断句和翻译。
(1)用“/”为下面文言句子断句。
时贽母韦氏在江东上遣中使迎至京师绅荣之俄丁母忧东归洛阳寓居嵩山丰乐寺
(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贽性忠尽,既居近密,感人主重知,思有以效报。
②明练理体,敷陈剖判,下笔如神,当时名流,无不推挹。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完成1-5题。
沈伦,字顺仪,开封太康人。少习《三礼》,以讲学自给。周显德初,太祖领同州节度,宣徽使昝居润与伦厚善,荐于太祖,留幕府。太祖继领滑、许、宋三镇,皆署从事,掌留后财货,以廉闻。及受周禅,召为户部郎中。奉使吴越归,奏便宜十数事,皆从之。道出扬、泗,属岁饥,民多死,郡长吏白于伦曰:“郡中军储尚百余万斛,傥贷于民,至秋复收新粟。如此则公私俱利,非公言不可。”还具以白。朝论沮之曰:“今以军储振饥民,若荐饥无征,孰任其咎?”太祖以问,伦曰:“国家以廪粟济民,自当召和气,致丰稔,岂复有水旱耶?此当决于宸衷。”太祖即命发廪贷民。建隆三年,迁给事中。王师伐蜀,用为随军水陆转运使。王全斌、崔彦进之入成都也,竞取民家玉帛子女,伦独居佛寺饭蔬食,有以珍异奇巧物为献者,伦皆拒之。东归,箧中所有,才图书数卷而已。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