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人,因为精神而高贵
作者:王忠蓉
也许正因为命运的残缺和不完美,所以他比别人更懂得生命的意义,更加热爱和珍惜生命。有人说,他的作品中流淌出一种生存的智慧。他作品中对生命的体验与感悟、热爱与赞美,他说生说死时的从容机智,他直面厄运时的刚毅与顽强,让我们永远记住了这位坐在轮椅上的硬汉子。
《我离开史铁生以后》一文,标题含蓄而且深刻。这里的“史铁生”是肉体已经“死亡”了的史铁生,也就是物质上的史铁生;而“我”则是“活着”的史铁生,也就是精神上的史铁生。据此,我们不妨把它理解为是史铁生一个人的内心独白,是一次灵魂对肉体的拜访和叩问。
全文共分四节,其中以第一节最为关键,它是解读全文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一节里,作者以生物学家的话为依据,作出了一个三段论似的判断:作为个体生命的人,他既是伟大的,又是渺小的。一方面,相对于整个人类而言,他永远只能是个体,人类的繁衍与发展并不因为某个个体生命的消亡而停止;另一方面,每个人又都是生命的奇迹,他拥有着超乎人类想象的丰富的精神世界!这就是有限与无限、短暂与永恒的关系。正是在这种前提之下,作者踏上了他思想的旅程,开始了心灵的告白。
在接下来的几节中,史铁生以其幽默智慧的言谈,表达了他达观的人生态度,让我们看到一颗金子般高贵的心。比如,当灵魂脱离躯体之后,就让这躯壳发挥它最后一次效应吧:把尸体交给医生做病理解剖研究,把角膜拿给急需见到光明的人,把骨灰当成肥沃土壤的养料……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毫无功利之心的史铁生,他对死亡的豁达与超然,他对世俗的鄙薄与不屑,他对社会以及他人的爱心,他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深刻理解与感悟……都在我们心中扎下深深的根!再看看这一句:“标识无非是要让我们记起他。那么反过来,要是我们会记起他,那就是他的标识。在我们记起他的那一处空间里甚至那样一种时间里,就是史铁生之墓。”就其思想内涵而言,与“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是何其相似啊!以至于有论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史铁生之后,谈生是奢侈的,论死是矫情的。”史铁生无疑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精神标志。
尽管如此,“我对史铁生很不满意”,“我对史铁生的不满意是多方面的”,“关于他的大脑,我不能不抱怨几句”……这是一种高度的反省和自觉。质朴、真诚的言辞,又让人看到了史铁生的谦卑与坦荡!
从这场特殊的灵与肉的对话中,我们读懂了一个高尚的灵魂和一颗高贵的心,并由此明白一个最简单最朴素的道理:物质的光环掩饰不了精神的苍白;人,因为精神而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