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素朴中有无限烟云
作者:董红佴 陈爱华
说实在的,人的短暂一生,幸福并不多见。它是需要我们精心收藏的。当你埋头工作了许多时日,终于在某一时刻圆满地完成了预想的工作,你站起身来,推开窗去,恰好这一天外面是蓝天白云,花香草也香,那么,深深地呼吸吧,放眼远望吧,微笑吧,呼喊吧,不要急于结束这一刻,不要忽略了这一刻,这就是幸福,慢慢品味它,享受它,并且收藏它吧。当你独自在机场候机,你的班机一再延误,你烦躁的眼睛在茫然的游动中突然被另一双烦躁的眼睛所理解,你们不由自主地相视一笑,都在同情和安慰对方,如果你的心情忽然就熨帖了一点点,这就是幸福!当你正痛苦的时候接到朋友的电话,这个朋友仅仅从你轻轻的一声“喂”中立刻就捕捉到你此刻的心态,那么,这也就是人生的一种幸福,你应该感恩并且好好收藏它。因为此时此刻与你同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大家都很忙碌,都分别在各自的磁场中,而听你的一声动静就可以进入你的心情,实在是非常非常难得的。你孩子梦呓中呼唤你,这就是你的幸福;你丈夫在你突然落后他几步的时候,搜寻你的目光中闪现出一丝失落的张皇,这就是你的幸福,抓住并默默地收藏起它吧。
不要以为幸福直接等于金钱,不要以为幸福直接等于情爱,不要以为幸福直接就是香车宝马、功名利禄,不要以为幸福直接就是随心所欲、无法无天。幸福是另外一种东西,是有灵性的东西,是需要有微妙对应的东西。只有懂得收藏才会懂得品味,只有懂得品味才会抓住幸福。
(选自2005年11月《美文》)
赏析
抓住生活中的点滴感动
什么是幸福?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怎么样才能写出有自己主见又避免落入俗套的文章呢?读了池莉的这篇《收藏幸福》,我们不难发现,要打动读者并不难,关键在于能否抓住生活中的点滴感动。
一个好的作者,也是一个精心的收藏家,收藏幸福不让它稍纵即逝。我们常常喜欢回忆幸福的往事,希望回到幸福的那一刻。可是我们应该懂得,现在的每一刻其实都是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天凉了是谁提醒我们要加衣服?饥饿时是谁为我们准备了可口的饭菜?老师的一个眼神,同学的一句问候,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而互相协作一起奋斗,这都是幸福。幸福就在我们微笑的时候,就在我们欢呼跳跃的一刻,就在花开的瞬间,它在我们周围,只是我们没有发觉而已。善于抓住幸福的人才懂得什么是幸福,才知道如何去体味。看过电影《宝莲灯》的人们一定还记得当七岁的小沉香问妈妈什么是幸福时三圣母的回答:幸福就是妈妈和沉香在一起!为了追求幸福,母子俩放弃了做神仙的机会而甘愿流落凡间;幸福不是没有得到的和失去的,而是你现在拥有的和正在发生的。正如禅家对幸福的释义:幸福是一丛竹。幸福是竹的清高、竹的虚心、竹的雅致、竹的实用性,最主要的是竹的平淡。
虽然有的时候日子平淡如水,但一个好的作者要能学会往这平淡中加入激情与感动,如此,涓涓细流终能汇成大海。
散文引航
上海的现实主义
池 莉
清明将至,细雨霏霏,我来上海,为故去的亲人上坟扫墓。我来上海多少次了?不记得了。因是喝长江水长大的,长江沿岸的城市,都有稔知感。尤其是上海,有骨肉至亲生活在这里,从小到大,来来往往,积累起来,也是许多个日子了,仿佛上海,也就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了。
上坟扫墓,在上海,是每年的一桩大事 。要说上海人不讲感情,那也不对,年年的清明,家家都出动,大举地做事,其态度与规模,其他城市都难以相比。上海人只是不肯花冤枉钱。他们把事情做得哀而不伤,有节有度,花费到什么程度,手指缝都捏得出分寸。这便很是难得的上海现实主义了。
……
关于职业的选择,上海人也有经验传授,他们说:“做教授呀。做生意嘛,好是好的来,不过风险大,又辛苦,还要运气好;大多数人,运气都有定数,哪里有那么多的好运等着你呀?做生意嘛一般人还是吃不消。设法到大学去做教授,动动嘴皮子,一个月收入上万元还是毛毛雨,又受人尊重,又有派头,现在国家把教育当产业抓,做教授肯定是最好的呀。”
也许你会嫌上海人说话行事太严谨,太精明,太实在,太清楚也太啰唆和太绵长,密密匝匝,嘀里嘟噜,没完没了,不留空隙,缺少飞白,那你就得去武汉这样的城市。到湖北去,到四川去,到东北去,到西北去,到山更高水更远的地方去。武汉大街上的标语,长的是:明日拆迁实无奈,今日挥泪大出血。短的只有两个字:瞎卖!更有多情博爱的:本店一律跳楼价!朋友,只要你来,我就为你跳楼。无论是瞎卖,还是挥泪,还是跳楼,文字里都透出疯狂,写字人的骨子里头,都是激情荡漾的,完全是一种不顾现实的态度,都可笑,可恨,也可爱,看了叫人牙痒痒。原来上海才是关怀人生的冷暖温饱的,上海才是一个温情的市民城市,武汉到底总是江湖的,动不动就是雅兴一来诗下酒,豪情一去剑赠人;动不动就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动不动就是革命自有后来人,砍头只当风吹帽。激情过后呢?剩下的漫长时日呢?却还是上海的现实主义来支撑才有国富民强的可能。对于现今的中国,对于现今许多烦躁不安、心气不顺的中国人,对于那些时时刻刻有可能变成亡命之徒的迷乱者,上海的现实主义的确是好的呀。
上海的现实主义不是鹿茸,不大补;不是大黄,不大泄;不是吗啡,不麻醉;不是罂粟,不痴狂。上海的现实主义是冬虫夏草,性味平和,是中国的温补,既补内虚,也补外躁,还固本生精,提高免疫力。①这是我学过医的毛病,喜欢乱开处方。
(选自《熬至滴水成珠》,作家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注释:①此句强调上海的现实主义有温和的一面。
赏析
抓住特征写文章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我们写文章就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老舍先生曾说:“同是用普通的语言,怎么有人写得好,有人写得坏呢?这是因为有的人的普通言语不是泛泛地写出来的,而是用很深的思想、感情写出来的,是从心里掏出来的,所以就写得好。别人说不出,他说出来了,这就显出他的本领。”(老舍《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
本文中,池莉从清明扫墓、职业的选择、街边的标语等细节,高度褒扬着上海的现实主义。安稳与实惠,是支配上海人行为的根本宗旨。物质生活日益富裕的今天,“花费到什么程度,手指缝都捏得出分寸”。他们兢兢业业地操持自己的日子。通过与中国其他城市的对比更能发现,“原来上海才是关怀人生的冷暖温饱的,上海才是一个温情的市民城市”。
最后,有过从医经验的池莉妙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和排比,把上海的现实主义比作“冬虫夏草,性味平和,是中国的温补,既补内虚,也补外躁,还固本生精,提高免疫力”。整篇文章不言技巧,却又处处能显示作者对人生经验的提炼和感悟。
怎样让自己的文章有独特的视角,写出常人不及的新鲜感呢?通过借鉴这篇文章不难发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能够静的下心来观察生活。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我要记录一个奇遇。记录某个时刻的悄然而至。就是这个深秋的一天,清晨的某一刻,我在细腻的秋雨声中慢慢醒来,仿佛一滴水珠子。”练就一双能够透过现象看清事物本质的眼睛。为了更能让读者看清事物的特征,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用熟悉的事物来说明陌生的事物。勤于写作敢于表达。灵感在何处?“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生活有多大作文的外延就有多大。让我们深吸一口气,写出有特色的文章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