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借物明理 联想丰富
作者:谢正龙
“鲜花”。这是文章的主体形象,通过描写加以突出。“在寒冷的淡雾中”、“简朴的天井里”等是用环境衬托;“矮小”、“绽放一星淡黄的花朵”、“在清晨的寒风中闪烁摇曳的微光”、“淡雅的馨香”、“宁静的妩媚”,是对鲜花全面具体的正面描绘;“带露浅笑的小巧面孔”、“拘谨的小花”、“默默地告诉了我这一消息”,采用拟人手法。以上描写,突出了鲜花的形状、情态和神韵,但这些描写不是集中的,而是分散在文中,使形象逐渐丰满。并且,鲜花“在开放出令人注目的绚丽光彩前”,在“闪烁摇曳的微光”前,经历“泥泞和坎坷”,经历“痛苦挣扎和血泪艰辛”,借物明理,使鲜花饱含象征意义和人生的寓意。
“记得”和“想起”。文中两个“记得”,属时间的回溯,点出鲜花所处的严酷环境,作者在“火炉边计算”,“被风雪一次次喊醒”,用天气的寒冷衬托鲜花的形象。第一个“想起”,是由鲜花想到人的生命旅程,也要“经历一次次艰辛和喜悦”;第二个“想起”的内容是涪江历尽千辛万苦,才会变得伟大、雄浑。二者都是神似联想,作者由鲜花及人生,又及涪江,用两个“想起”将三者紧密连接,既拓展文章内容,又抓住事物间的内在关联,表现哲理。
“就像”。文中有三处“就像”,第一处将春天鲜花与青春类比,春天要抵达世界,必得穿过最冷的日子;鲜花要抵达简朴的天井,必得经历泥泞和坎坷,风霜雨雪;青春要走向成熟和丰盈,必得经历寂寞、痛苦和忧伤的浸泡。第二处将涪江与鲜花类比,涪江要变得伟大、雄浑,必得历尽千辛万苦;鲜花要开出令人注目的绚丽光彩,必得经历痛苦挣扎和血泪艰辛。第三处是种与属的关系,最后一段对上文进行概括,任何事物要变得博大辉煌,必得经受苦痛和艰辛,由此想到生命的辉煌必得经历跋涉和坎坷,又由概括到具体。可见,作者由自然的个别感悟,得出普遍性的哲理,最后提升出人生的深切感悟,用联想沟通,由此及彼既拓展延伸了内容,又使感悟更加透彻,主旨更加鲜明,句式更加整饬。
“经历”。文中共有五个“经历”,一是写青春要“经历许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痛苦和忧伤的浸泡,才能走向成熟和丰盈”,二是鲜花“经历了怎样的泥泞和坎坷,怎样的风霜雨雪,才抵达我这简朴的天井里的呢”,三是生命旅程要“经历的一次次艰辛和喜悦”,四是鲜花所“经历的痛苦挣扎和血泪艰辛”,五是生命要“经历漫长的跋涉和坎坷”。由此文章最后由分到合、由个别到一般,彰显出普遍性的哲理:“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
此文由鲜花这一意象进行辐射,将其他具有相似点的事物摄入文中,并用关键词将内容贯穿起来,结构缜密,同时,借物明理,化理为象,将哲理表现得既形象生动又深刻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