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今年花开别样红
作者:孙桂芝
一、命题特点:
1、明白如话,简明扼要。
此次作文所选材料出自《伊索寓言》中的一篇《鹰与乌鸦》的故事,原文如下:
鹰与乌鸦
鹰从高岩直飞而下,把一只羊羔抓走了。一只乌鸦见到后,非常羡慕,很想仿效。于是,它呼啦啦地猛扑到一只公羊背上,狠命地想把它带走,然而它的脚爪却被羊毛缠住了,拔也拔不出来。尽管它不断地使劲拍打着翅膀,但仍飞不起来。
牧羊人见到后,跑过去将它一把抓住,剪去它翅膀上的羽毛。傍晚,牧羊人带着乌鸦回家,交给了他的孩子们。孩子们问这是什么鸟,牧羊人回答说,“这确确实实是乌鸦,可它自己硬要充当老鹰。”
这故事是说,仿效别人却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不仅得不到什么益处,还会给自己带来不幸,并受到世人的嘲笑。
命题人为了考试需要,从故事内容的角度又有所改动,主要有两处:(1)增加了“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这一细节,(2)增添了牧羊人孩子对乌鸦的评价。材料对于立意的产生和展开非常重要,它既是立意、话题产生的基础,又是审题的思维起点。只有正确地感知材料才有助于正确地立意,而要做到既考查学生能力,又可以避免加大考生对材料初步感知的难度,话题材料的表述就必须避免复杂深奥,要简要、平实而易懂。全国卷Ⅰ作文命题材料完全体现了这一点,整个材料的表述都是日常生活用语,如“很棒”、“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它也很可爱啊”等,没有一个深奥的句子。即使是牧羊人回答小孩的那句话“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也是非常符合特定的情景、对象(小孩)的,且具幽默感。这对考生的审题立意没有任何的障碍,启发性强,同时有利于考生从材料的分析比较中了解其中包含的寓意。
2、巧设情境,对比衬托。
命题者在材料的表述上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方式。比如为了突出乌鸦,就用老鹰来进行对比衬托,一褒一贬,一目了然;为了突出寓意,牧羊人和他的孩子对乌鸦的不同评价也用了对比衬托,同样是褒贬分明;另外,乌鸦之前的羡慕和拼命练习与之后的结果也构成鲜明的对比。这些描述便于考生全面而准确地理解材料并正确立意。在提示语(要求)的设计上,“要求全面理解,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几句话,既明确要求考生(首先)必须综合理解全文并整合出材料的整体意思,又照顾到不同考生的阅读理解实际,难度不大,使考生比较容易立意而又不致于偏题或离题。
二、命题导向及考查意图
一道好的试题,必须具有明确的考查导向和考查意图,以利于引导教学,本次全国卷Ⅰ作文题具备了这个特点。主要体现在:
1.筛选提炼能力。
全国卷Ⅰ作文题里,主角是乌鸦,是主要“人物”,而老鹰则是起衬托作用的,是次要“人物”。在有关描述里,乌鸦的心理(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及其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想叼起山羊的过程等描写是次要信息,而它“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可是他的身子太轻”,及交代乌鸦结局的一句(反而被牧羊人抓住)则是主要信息;同时,牧羊人和小孩的对话也是主要信息。只有抓住了关键,才能准确理解与把握材料,进而正确立意。而筛选出主次信息,抓住关键句,就等于抓住了审题的关键处,找到了审题的切人口,圈定了立意的范围,这对于正确立意无疑是一种首要保障。这次作文题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2.分析概括能力。
由材料产生立意,考查的就是考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要展示的是考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深刻洞察力。如牧羊人回答小孩的语句“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虽然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这种幽默表达方式的背后,实则包含了对乌鸦所作所为的否定,即不按自己的实际情况而盲目模仿。对于小孩的回答“它也很可爱啊”,同样也需要参透其中的内涵,力求避免表面肤浅理解,从而得出不要因一点不足而否定其余的立意来。由此看来,这次作文题有较明确的命题意图和较好的导向作用。
3.联想感悟与发现创新能力
在作文过程里,考生一方面要吃透并紧扣材料,另一方面又要联系到现实生活里与材料所述相似的现象,并通过比较,透析其内涵,从而对材料进行升华,得到启示,这就是一个联想与感悟的过程,也是发现和创新的过程。这是一个由具象到抽象,又由抽象到具象的过程,考生只有充分发挥联想力和感悟力,才能不仅仅停留在材料的表面,而是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例如,乌鸦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而盲目模仿,由此就可以联想到现实中诸如不顾及当地实际情况而盲目规划城市,重复建设等现象;对牧羊人及其孩子的对话可以联想到诸如如何看待人才的问题,进而由此又引出该如何正确处理同类问题的思考,这样就可以使作文达到“深刻”等级了。
反方观点
今年的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是给材料作文,给材料作文限制了考生的思维,考生的立意范围很窄,不容易写出好的作文。命题作文限制严格,给材料作文放宽了限制,话题作文又进一步的放宽了限制,话题材料和话题只是写作的一个提示。这几年的话题作文深受考生和中学教师的欢迎,语文专家也予以充分的肯定。但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今年的高考作文却又回到了老路。是要千方百计地避开中学教师们的赌题、押题,还是故意为之呢?况且,所给的材料——《伊索寓言》中的一则寓言,语言的寓意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考生当然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立意。有什么必要非得“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呢?查查寓言的原文,惊奇的发现,命题者在材料的结尾加了一笔——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这一笔无异于画蛇添足,把材料给考生,由考生去发现这个寓意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要冒篡改名著的风险呢?再看命题者的立意标准——既批评乌鸦的盲目模仿,东施效颦,又肯定敢于学习、敢于创新。“要求”明确地写着“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作文”,为什么要求考生两方面都要涉及呢?
既然命题者已经命制了这样一个作文,就让我们分析分析怎样审题立意。给材料作文最重要的是要先明确材料的主旨,材料是一则寓言,那么就要先明确寓言的寓意。而寓言的寓意就在两句话上,第一句话是牧羊人的“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第二句话是小孩儿的“它也很可爱啊”。由这两句话就可以知道:牧羊人讽刺一些人不自量力、盲目模仿,小孩儿则肯定了一些人敢于学习、敢于实践。明确了寓意,再看写作要求“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两相比较,肯定敢于学习,敢于创新的立意更深刻、更新颖,也更有时代性。
所以应选择第二种立意。
(吕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