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
作者:刘继明
而小偷将在这个故事里不可避免地出现。小偷的出现显然带有极大的偶然性,由于故事本身的逻辑,他拿着一束塑料玫瑰花在一个细雨朦朦的黄昏敲开了一扇关闭多日的门。而在此之前,这个手拿玫瑰的小偷已经走遍了这座城市的大部分私人住宅区,并且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偷窃。他作案的主要伎俩是当确信室内空无一人时,便毫不犹豫地撬门而入;而倘若门不幸被敲开,他便捧着那束玫瑰花,彬彬有礼地问:请问您要花吗?
小偷敲开故事中的那扇门时,看到的是一双美丽的令人心悸的濒死者的眼睛。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完全超出了小偷的经验范围。就在他还未来得及问“请问您要花吗?”的当儿,他手里拿着的那束塑料玫瑰已被轻轻地接去了。好香的玫瑰呀!小偷听见她凑近塑料花认真嗅嗅,说。小偷一时有点惶惑。是刚采的吗?她捧着塑料花往里走时又回眸一笑。太谢谢了。她再次把脸贴近塑料花,陶醉地闭上眼睛。待她睁开眼睛时,刚才还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的脸上奇迹般显出两抹淡淡的红晕。您还站在门口干嘛?请进来呀。小偷觉得她的声音像水晶一样透明。他的腿僵立在门口,仍然有点不知所措。他想悄悄地溜走,但怎么也迈不动步。您喝点什么?咖啡?还是茶?他吭哧了半天,终于说:我还是走吧。但是茶已经端上来了,热气腾腾,散发着一缕茉莉花香。他只好硬着头皮走了进去。
小偷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显得拘束不安。您看这花放在哪儿好?她捧着那束塑料花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好久没人给我送花了,连花瓶也不知丢到哪儿去了。您看过我演的哪部歌剧?《杜兰朵公主》?《卡门》?还是《原野》?噢,那您是听过我的音乐会了。她总算找到了一个空罐头瓶。您看把花插在这里面行吗?我这儿空罐头瓶有的是。可就是没那么多的花。她又喘息似的笑了笑。您从哪儿知道我喜欢玫瑰的?我可从来没对人说起过。她忽然偏过脸,孩子气地把双手合在胸前。您猜猜看,我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
小偷摇了摇头。
弹钢琴。她轻轻吐出三个字。我好久没摸过琴键了。她朝他看了一眼。您能帮我掀起琴盖吗?她不好意思的垂下眼睑,手指互相绞在一起。您知道我现在连这点力气都没有了。
小偷犹豫了一下,还是过去帮她掀起了琴盖。您真好。她坐在钢琴旁喃喃地说。她的手指按在琴键上。琴声蚕丝一样从她手指下滑出来,显得软绵无力。您能听得出来是哪一首曲子吗?她说。我的手指柔弱得像棉絮,您没法想象我十五岁的时候就是靠这支曲子走进音乐学院的——《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您听出来了吗?可惜我不能唱了,大学时我唱它得过大奖。她的手指在琴键上无力地垂下。您在听吗?
我该走了。小偷从沙发上站起身,语气显得很坚决地说。当他穿过客厅,快步向门口走去时,他听见身后传来一种异常的声音,您……还来吗?他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脚步。这束花儿过不了几天就枯萎了。要是每天都闻到清新的玫瑰该多好。她又把脸贴近那束放在罐头瓶里的塑料玫瑰,自言自语地说。
三天以后,他又来了,怀里抱着满满一大束鲜花。这回不是塑料的,而是芳香四溢的真正的玫瑰。她怀里抱着这些玫瑰,病恹恹的脸上荡漾出幸福的微笑。噢!她吻着那些娇艳的花朵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玫瑰。她因兴奋过度,呼吸有些困难起来。他把她扶到床上躺下,又将插上玫瑰的空罐头瓶围绕床的四周摆了一圈。她默默地看着他做完这些。您知道吗,我还以为您不会来了。她说。
我也是这么想,他说。
可您还是来了,她说,您不知道我有多么高兴。可惜我不能给您唱歌了,她又说,您不会见怪吧?
怎么会呢,他目光看着别处说。
我本来可以给您把那首《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弹完,可我的手越来越不听使唤了,她说。我大学时录过一盘磁带,这几天我一直在找那盘磁带,可总找不着。她说。您在看什么呢?
我在看墙上那幅画。
您认出来那是我了吗?
我正这么想来着。
那时候我刚刚成名,您看我笑得多甜。
你笑得时候像我的一位同学,中学时我们一直同桌。他目光有些阴郁地看着墙上那幅画。后来她出国了,他说,我可以抽烟吗?抽吧。
从这以后,小偷每隔三天便送来一束芬芳袭人的玫瑰。这使房间里很长一段时间散发着奇异的花香。她久病不愈的脸一度焕发出淡淡的红润。她再次产生弹完那首《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的念头。但这种淡淡的红润并没有维持多久。直到有一天她坐在钢琴旁等了整整一个下午,始终未听到她所熟悉的敲门声。而这时罐头瓶里的玫瑰已明显地枯萎下来。她的心情突然沮丧到极点。就在那天夜里,她的脸变得比往常更加苍白……
夏天快要过去的时候,小偷终于从拘留所里被放出来了。他胡子拉碴,目光变得更加阴郁。那天他跑遍了大半个城市,才在一个偏僻的花市买到一束并不十分鲜艳的玫瑰。这大概真是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了,他想。
他又敲响了那扇门。他敲了半天。但开门的是一个陌生的老人。
老人瞥了一眼他手里的玫瑰花,漠然地说:你是找那位女歌唱家吗?她两个月以前就死了。
人性的证明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导读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是一首动听而忧伤的歌曲。濒临死亡的女艺术家,手拿玫瑰的小偷,本来是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却因为艺术家对生命对艺术强烈的爱和那个被世人所不齿的小偷尚未泯灭的人性而在夏日里为我们演绎了这一出悲喜剧!那个曾经芳华绝代的女子,在她生命的最后岁月里,谁都忘记了她唯独她没有忘却自己,她一遍又一遍地回忆着曾经美丽的青春和艺术,忧伤但不怨恨。尽管时日无多,但她毫不放弃地追寻着让她能重新绽放光彩的“机会”。所以,她那么热情的迎接“小偷”,那么陶醉的接受了玫瑰,那么真诚的倾诉心声。聪明的读者或许会质疑:难道女高音分辨不出花的真伪?在这里,花代表着一种美好的希望,一种有力的支撑,一种外面世界的肯定,它已不仅仅是具像了。在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常春藤》,我们可以发现在小说中小说家共同关注的是人类的本性,在这一点上,中外作家没什么区别。巴金在其散文《灯》中说到“我们不仅仅是靠吃米活着的”,物质和精神哪一方面都不能偏废,而且,在更多时候,精神上的东西会让我们获益更多。
同学们或许会感慨于生活的平凡与重复,惊叹于作家非凡的艺术构思。读《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我们或许可以得到某种启示。生活当中,我们时常会有转瞬即逝的念头;也时常会有突如其来的美好的灵感;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某种看似纤细其实柔韧的,看似微不足道其实至关重要的,看似对我们的实际生活不能带来任何物质性的东西其实却能在最困难的时候给予强大的支撑的——通常我们称之为温暖、信念、希望、友善等诸如此类深藏在心灵最深处的东西。如果,同学们能用文字定格这理念,捕捉这灵感,挖掘这心灵深处的东西,那么,你就为自己打开了一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材料库的大门。
此外,说说小说的语言。语言尽管是一种外在形式,但是作家的情感和作家的才华却能在语言的表达中毕露无遗。有华丽朴素冷静幽默细腻等种种语言形式,只有当你的语言风格与作品的内容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时,那就是最好的。这篇小说感伤细腻的唯美语言与文章的内容相得益彰,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淡淡的哀伤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