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简单行文 深长意味

作者:钟立涛




  这是一片简洁生动的文章。
  文章中,作者不用华丽的语言装饰画面,也不过多泼墨于背景烘托、气氛渲染。一问一答,一举一动均真实贴切,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读者真实快速并真切地嗅到主旨的芳香。
  纵览全篇,主旨均在简单行文中,在简述自己报考了沈阳一所日办学校并通过笔试,以及笔试前的一些情况后,就直切主题,用大幅篇章的简单对话推动故事发展。以“想当公司经理”应答“为何到这儿来上学”;以“熟悉业务、善于应酬、不怕吃苦”答辩“当经理的条件”……“我”被小胡子打了一耳光后,马上狠狠回敬了一个。“就是这个滋味!”“我”挺起胸脯,理直气壮。这些情况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作者并没有大张旗鼓肆意渲染,而是在平缓叙事中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这种以独特的问答式结构进行的平铺直叙,使文章节奏明快鲜丽,读来朗朗上口,所以紧紧吸引了读者的目光,使读者的思想紧紧融于文章,思绪随作者的行文运动,有切身之感。
  文章行文虽看似简单,却文约意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作者在叙述外在情节时,又添加了内心活动,使文章逻辑更为严谨,也更引人注目。例如因为“我”看见前面考生捂着脸出来,思想上已经有了准备,所以挨打时坚决还击,毫不含糊。这就道出了自己被打后马上还击的理由。这样,一篇文章有了两条线索,写实性画面与思想画面巧妙结合,即形成明线和暗线。其二,在行文中,作者的回答与动作都体现着作者的自信与无畏。因为自信,一连串漂亮的应答使“我”得到了肯定——“好,这小家伙,也许是个当经理的料”;因为无畏,使被打得趔趄的小胡子说出“好,你作了最准确的回答”。也正是因为自信与无畏,才使“我”名列前茅,更为自己的民族树立了一份自尊。由此看出,作者不仅只简单构造文章,其线索的导引,画面的排布,主旨的展现亦颇见工夫,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
  这篇文章,虽简单行文,但意味深长,真可谓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