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2006年高考冲刺阶段语文备考方略

作者:曹保顺




  对语文学习,有一很形象的说法:你每天学不一定能学好,但如果你不是每天学,那一定学不好。正因如此,许多考生在临近高考时,往往感到复习语文没有头绪,觉得无从下手。其实,高考语文所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有限的,只要有针对性地、得法地进行系统复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会取得明显的效果。因此如何安排冲刺阶段的语文复习对高考成绩影响很大。怎样才能搞好冲刺阶段的语文复习呢?
  
  一、明确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明确目标是指对今年高考的范围、高考的重点以及自己的长处和弱项要做到心中有数。一是要结合2006年《高考大纲》逐项检查自己哪部分知识还有欠缺,哪些能力还有不足。二是分析自己的考试试卷,找出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分析试卷时不光要分析做错的题是如何错的,也要分析做对的题思路是否正确。如果思路不正确,那么,题做对了也是碰对的,这是做题的隐患,很有可能在下一次考试时出事。
  找到自己的长处和弱项后,对于自己的长处暂且往后放一放,对于自己的弱项应在总体规划中有意识地进行弥补,力争有所提高,一定不要轻言放弃。弥补的办法是做单项强化训练。正像学游泳离不开水一样,“做”也是通向优异成绩的唯一.路径。不过,在“做”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是不要追求数量,只求彻底弄清吃透。做题时不要抱着猜题押宝的侥幸心理,高考试题是灵活多样的,在做题时要牢记自己暴露的缺点和不足,并在下一次练习时有意识地注意并改正。其次是要以考试的形式训练解题。在练习中,不要懒散或三心二意,而应将自己置于考试的氛围之中,限时限量完成。自己所规定的做题时间应比实战时间短,这样才能强迫自己加快解题速度,提高准确度。
  
  二、夯实基础,力争答题准确
  
  在冲刺阶段,切不可走马观花,只求数量而不顾质量,要扎扎实实从语文的基本能力人手。例如,在高考考查的知识点中,纯记忆性的试题主要有3个:注音、字形、名句名篇默写,分值大约10分左右。如果在复习时留心积累,要全取10分并非不可能。如注音,最近几年一般考查多音字、同音字、常见字误读、形声字辨析等,难度一般都不大,都是常见的字。对错别字的考查也主要集中在常见词语(包括熟语)中的别字,只要真正理解了词语的组合和意思,就能够轻松掌握。如2005年全国丙卷第1题,其中A组“蜚然成章”中的“蜚”应写作“斐”,斐然成章形容富有文采而又能成章法;C组“烦燥”中的“燥”应写作“躁”,烦躁指烦闷急躁;D组“盛名之下,其实难负”中的“负”应写作“副”,副是符合的意思,这个成语指名声很大,而实际情况难以和名声相称。弄清了这些词语的意义,答案就一目了然了。名句名篇的考查这几年基本上以大纲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为出题点,偶尔也出一些常见的、重要的古诗文语句,相对而言难度也不是很大。从历年高考来看,这3个知识点得分率较低。其实一点也不会的考生不多,大多是因为掌握得不够准确。因此,对这3个知识点的复习,要建立在“准确”上,平常做题要注意搜集积累,并分类归纳整理,最好经常“亲自”动手写写其中的易错字。
  基础知识板块还包括词语的应用、病句的修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句式变换等。对词语这个知识点的掌握除把握基本的意义和用法外,一定要和“语境”联系起来,弄清楚它在特定环境里的准确意义和用法。病句的修改首先要判断准确,宜动小手术,不改变原意,表述要规范。变换句式要注意把握原句的句间关系,明确变换的原则,不改变原意。
  
  三、总结规律,掌握解题技巧
  
  冲刺阶段的复习备考一般应结合相应知识点和做过的模拟试题进行。对知识点和试题要多分析、多思考,掌握知识点涉及的主要内容范围、命题规律及解题思路。这是实现语文能力飞跃的关键。
  比如古诗鉴赏复习,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在哪一方面进行鉴赏。若是思想内容方面,就要借助诗人写的景、人、事,体会诗的意境、诗人的感情经历、反映的道理;若是形象方面,就要找准诗中所写的形象,体会这些形象的经历、心态或代表意义;若是语言方面,就要认真体会最能体现诗歌意境的动词、形容词或其他词,分析其如何体现意境,如何表现诗人情感;若是表达技巧方面,就要弄清诗歌的表达技巧,借助原诗句进行分析。古诗鉴赏重在字句的理解,要从诗中找答案,各种方法要学,但关键是对本诗的理解;特别是在意境上要把握好,即这首,诗表现的心境,由此再落实到词句中。要注意答案在诗歌内,在字句内,在作者表现的情景内,如“冷、清、寂、绝、暗、阴、闹、笑、泪”中。
  又如现代文阅读复习,要重点抓文章思路,掌握不同文体的行文特点,能整合文章中的重要信息。理清文章思路,才能知道每一段、每一句话在整体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相互层次关系,不至于在倌答时因小失大、顾此失彼。不同文体有不同的行文特点,阅读议论性文章重点抓中心句、分论点句及文意转折句,散文要重视其中的抒情议论句和使用修辞格的句子。现代文阅读答题原则是“答案多在原文中”,考生应能从原文中筛选、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整合。怛仅对原文中的相关语句照抄照搬是不行的,有的题要求对选出的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表述;有些阅读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答案意思说出来,且往往有字数限制。解答此类试题,要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四、锤炼作文,做到扬长避短
  
  作文是决定试卷一半命运的重中之重,不可等闲视之,应及早动手准备。在冲刺阶段对作文的锤炼只能加强而不能放松。
  锤炼审题。在冲刺阶段中重点要加强对审题立意构思的训练。审题失误造成的损失几乎是致命的。一旦审题方面出现偏差,那基本上等于宣告作文考试的彻底失败。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是在开放的前提下加大限制,而限制主要是内容上的限制。对于开放性的话题作文,内容的选择有相对的自由性,但决不是无边无际、随心所欲、信口开河。考生在写作时必须紧扣话题,不可偏离文章的主旨。要细心审题,看清限制条件,抓住话题材料的实质,不犯“想当然”的错误。如2005年高考全国乙卷要求以“位置和价值”为话题写作,一考生却是另起炉灶,大谈贡献,虽然在结尾部分谈了几句位置,但讲述内容却仍是贡献,所述观点与话题没有关系,专家确认本文档次及评分为四类下,内容8+表达7+发展4=19分。
  锤炼特色。近些年来高考作文尽管出现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包括看图作文)等形式,但仍以话题作文为主。即使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也不像以往了,文题是较为宽泛的。因此这些作文题目的最大好处,就是给考生提供了扬长避短的空间。这里的“长”包括两点:一是指考生所熟悉擅长写的某方面内容,一是指考生所擅长写的某种文体(高考已规定文体的,按规定文体写作,如2005年北京卷)。个人的兴趣爱好、思维特点不同,所擅长的内容、文体也不同。短期内,在做好各种文体写作训练的前提下,还应该有自己的主攻方向。对个人来说,自己擅长写记叙文、议论文还是抒情散文,应该心中有数。这样,只要题目允许,就可以洞开自己的灵魂之门,释放产生的各种情思,用自己熟悉的体裁,展示自己独有的特色。千万不要“写着看”,否则容易造成文体“四不像”。
  锤炼形式。长期以来我们在作文时过多强调“内容”的作用,往往忽视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力。其实,在快速、紧张的高考作文中,作文的外在形式也非常重要。具体而言,“文题”应自拟,尽量不要使用材料所给的“话题”做题目(命题作文除外)。题目应力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洁、形象、有力,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作文应开门见山,语言准确有力,或比喻明理,或排比激人,或对比鲜明。结尾应干净利落,余味无穷。当然,任何形式的重视都有个度,这是应在作文有“内容”的前提下重视“形式”。
  锤炼思路。要掌握开拓思路的方法,善于把一个大的话题分割成若干小问题,然后“取其千点”来写;还可以用自问自答的方法打开思路。打开思路后,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不要贪多,否则容易分散。如2005年高考天津卷文题为“留给明天”,在这个题目中,主语、宾语的空缺,给了我们很大的联想、想象的空间。那么到底留什么给明天呢?留下时间?留下想象?留下遗憾?还是留下:理想?留下和父母摩擦之后一直想说却没有说出口的道歉,抑或青春期莫名甜蜜而又惆怅的情愫?今天享受前人成果的我们,又会给明天的子孙们留下什么呢?只要我们结合“留给明天”这个题目的结构特点,填补上主语、宾语的空缺,就会成功地化解这个大题、虚题,避免写得空泛、空洞。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