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得失之间

作者:苏景义




  28岁那年, 黑人菲力斯成为全欧马拉松长跑冠军。为表彰他在体育上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他所在的国家给了他很大荣誉。
  一次, 他应邀到全国最大的一所监狱作演讲。面对上千形形色色的罪犯, 菲力斯讲了他贫穷的童年, 及他在坎坷中拼搏奋斗、自强不息、改变自己命运的经历。演讲引起极大反响, 全场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他结束演讲即将走下台时, 一名罪犯站起来, 请他回答一个问题: “在你的一生中, 你最感谢谁? ”
  菲力斯没有马上回答, 而是凝眉思考。此时, 提问者接连发问: “是你的运动教练吗?是你最爱的父母吗? 是你某个最好的朋友吗……”
  菲力斯不住地摇头说, 这些人我都感谢, 但不是我最感谢的。我最感谢一个特殊的人, 没有他, 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真想找到他, 好好谢他。
  他是谁呢? 所有的人都等待着答案。
  “小偷, 那个当年偷了我的自行车的小偷, 是我最感谢的。”菲力斯说。全场哗然: 最感谢小偷, 这怎么可能呢?
  在人们的惊讶中, 菲力斯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那年他13岁, 正读初一。由于家穷, 他住不起校, 全靠一辆破自行车, 一天两次来往于相隔5公里的家与学校之间, 那是一辆破得不能再破的自行车。有一天他到校后忘了给车上锁, 车子被小偷偷走了。
  家里再也无力为他买自行车, 他只好跑步上学。一天10公里, 三年下来, 他吃了不少苦头。可是, 跑步先是使他成了全校长跑冠军, 后来在全市获得亚军……从此, 他走上运动生涯。他真诚地说: “如果不是因为当初丢车, 我绝不会有今天的荣誉。”他总觉得对不起那小偷, 也许那是小偷的第一次, 由于他的疏忽,小偷轻易得手, 从此一发而不可止……
  人们就笑起来, 说不会那么巧。可就在此时, 台下爆发出哭喊声: “我就是那个小偷! ”接着, 听到管教对那人吼: “希库莱, 你搞什么花样? 嫌刑期还短吗? ”菲力斯制止了管教, 耐心听那罪犯絮絮叨叨的哭诉。当他听那罪犯说, 他偷的那辆自行车由三种型号的机件拼接而成, 车梁有焊痕, 后圈有断迹时, 他默默走下台来, 从胸前摘下一枚奖章, 别到希库莱的胸前。希库莱满面羞惭, 连说“我不配, 我不配”。
  菲力斯走了, 说回头还来。
  人们纷纷惊叹: 这真是上帝的安排啊! 失者得到最丰厚的馈赠; 得者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得和失就像一对在岔路口分手的兄弟, 走得越远, 差别越大。
  (选自《青年博览》2005年第12期)
  
  【导读】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全欧马拉松长跑冠军得主菲力斯, 因丢失一辆自行车而登上冠军宝座, 听来有些蹊跷,但却是事实。在人们的生活中, 得失是难免的, 对待得失的态度不同, 结果也就大不一样。
  
  【思考】
  你对“失者得到最丰厚的馈赠; 得者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这句话如何理解?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