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残荷,一种不屈的沉默

作者:王 剑




  《绝唱》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咏物散文, 写得很朴实, 很单一, 但它却能给人以一种震撼, 一种力量。
  《绝唱》之所以能够打动人, 我认为首先在于它独特的发现和视角。古往今来, 写荷花的诗文数以万计, 但多数是把漫天的荷叶和洁净的荷花作为吟咏的重点, 绝少有人去关注初冬时节的荷花是什么样子。而严阵先生却敢于剑走偏锋,于僻远荒芜之处陡起高峰, 带给人们的自然是猝不及防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在作者的眼中, 残荷是一种美, 一种让人激情飞扬的美, 一种令人油然而生敬意的美。尽管布满池水的只是断梗残枝, 但他却执著地认为那是“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 从中“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自信和孤高”。崭新的发现使作者推翻了自己曾有的艺术体验, 并使他为此倾注了全部的期许和热情。作者十几年来从不间断地踏访和拜谒就是明证。
  《绝唱》并不单纯是在写残荷。残荷固然凄美, 但并不厚重。因此, 我坚持认为, 《绝唱》的艺术魅力还在于它的悲剧意蕴, 因为它是以圆明园为背景的。在人们的心目中, 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已经成为一种历史耻辱的标记, 一种无法言说的痛。长在这样的土壤上, 这里的荷花注定要“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 它说的话不一样, 它做的梦也不一样。”所以, 《绝唱》中的残荷是被作者赋予了无限的深意的。试看这样的描写: “有的枯梗还高高的耸立着, 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 它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 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 却依然在空中高悬。”这种意象极像鲁迅先生《秋夜》中的枣树形象, 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物了, 而是被作者内化为一种象征, 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 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 是一种不屈的沉默, 一首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也许正是融入了如此雄浑的背景, 残荷最终才获取了超常的精神和力量, 从而使我们的阅读变得庄严而悲怆。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