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古诗歌鉴赏检测例析

作者:翟凤举




   江宿         慈仁寺荷花池
     [明] 汤显祖      [清] 何绍基
   寂历秋江渔火稀,   坐看倒影浸天河,
   起看残月映林微。   风过栏干水不波。
   波光水鸟惊犹宿,    想见夜深人散后,
   露冷流萤湿不飞。   满湖萤火比星多。
   注:寂历,寂寞     注:慈仁寺,寺庙名
  
  一、阅读与思考
  
  1.两首诗都是写景。一为诗人秋夜江上所见所闻,一为诗人夏夜池边触景生情。汤诗比何诗的视野较为开阔,何诗的目光相对集中。试问,这两首诗的第三、四句都是实写眼前景物吗?请简要作答。
  2.汤诗中的“残月映林”,何诗中的“影浸天河”,都极富神韵,具有一种朦胧美。“渔火稀”暗示夜深,“水不波”说明风轻。这两首诗相同的意境是什么?请比较之后加以概括。(不超过六个字)
  3.何诗中“坐看倒影浸天河”中的“倒影”指的是什么?汤诗中“波光水鸟惊犹宿”是以动衬静的写法吗?请简明扼要地说明理由。
  
  二、思路点拨与参考答案
  
  1.两诗同中有异。根据题干要求,求同是目的,存异是深入。考查的指向虽是两诗的第三、四句,但也要顾及整体,答题的着眼点应突破题干的要求界限。汤诗中的第二句有明显的提示性词语“起看”,可见下面是诗人亲见之景。但也不能囫囵吞枣,一概而论。“湿不飞”应该令人生疑。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本来是萤火虫最活跃、最显眼的时刻,且诗人既已“起看”,萤火虫当是诗人眼中最易捕捉之物。但何以“湿不飞”?“露冷”不言自明:急欲大显身手的萤火虫,早被深秋季节沉重的露水打湿双翼,无法飞翔。由此可见,第四句应是诗人的虚想之景。何诗中“想见”一词,更足以说明,诗人由眼前实景展开联想:再待夜深人静后,萤火虫定会在水面上横冲直撞,恣意飞舞;银线穿梭,金光点点,可能比映在水中的闪烁的星星还要繁多。全诗动静结合,虚实相映,富有诗意,别具情趣,体现了诗人特定情景下悠闲、超然的心境。
  答案参考:汤诗中第三句实写,第四句虚写;何诗第三、四句都是虚写。
  2.由题目推断,汤诗的作者是在江上,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在船上描摹了一幅秋夜江月图,“秋江”点明时令是深秋,“渔火稀”暗示劳累一天的渔民多已酣然入睡。或许是诗人耐不住旅途的“寂历”,或许是诗人为眼前的美景所吸引,或许是诗人在船中卧看限制了视力所及的范围,故而起身先将视线投到空中,再转移到岸上。只见半轮残月悬挂空中,微弱的光亮映照树林。天宇茫茫,波光粼粼,水天浑然一色,绝无声响。但蜷曲在滩边栖息的水鸟最为敏感、警觉,不时被闪动的波光所惊扰。但东方尚未显现熹微的晨光,所以它们很快又进入梦乡。此情此景,与“月出惊山鸟”、“明月别枝惊鹊”所蕴含的意趣,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全诗以极节俭的笔触,将尽收眼底的江水、渔火、残月、树林、波光、水鸟等物象,有机地组合成夜色朦胧、水天景物自然天成的全景。同时,全诗虽无一字议论,但字里行间掩饰不住诗人对宁静、幽美的江南水乡的挚爱之情。
  同理,何诗的题目也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诗人所在的位置和描写的对象。“坐看”一词就明示我们,诗人正在池塘边观赏夜幕下的荷花:微风拂过,水波不惊,荷花绽放,丰姿绰约。景色如此怡人,诗人自然会浮想联翩:“夜深人散后”,空中会增添别样的景致——萤火虫的舞姿会让人眼花缭乱。那时刻,静的莲花,动的流萤,空中星辰,水中倒影,会构成怎样一幅静谧、优美的图景?由此,我们也可以窥视到诗人那种闲逸、明静的内心世界。
  答案参考:宁静、幽美或静谧、优美等类似的词语。
  3.何诗中,诗人全身心地俯视水面,但见天河的倒影和荷花的倒影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看上去像荷花浸泡在天河里,真可谓“池中有河,河中花开”,与朱自清先生“荷塘下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的境界如出一辙。汤诗描写的是秋夜已深、天色未明的图景。幽静包围了一切,唯有月光是动态的,它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景物的形状、颜色,也不时惊动沙滩上睡眠的水鸟。既是惊动,便有反应,水鸟的本能反应自然是鸣叫,它打破了寂静,引起了诗人的格外关注,也成了诗中最浓重的一笔。“波光水鸟惊犹宿”一句,诗人不留痕迹,在不经意中将“波光”和“水鸟”巧妙地联结在一起。尤其是“惊”字用得尤为精妙,它使全诗顿然生色,造成了以动衬静、韵味醇厚的佳境。
  答案参考:“倒影”指的是:平静水面,映照着天河和荷花的倒影,看上去荷花像浸泡在天河里。汤诗中“波光水鸟惊犹宿”是以动衬静的写法。移动的月光不时惊扰静静栖息在沙滩上的水鸟,但天色未明,它们在经过一阵骚动之后便又安然入睡。
  
  三、解题步骤和规律总结
  
  1.先看题目,细读全诗,参阅注释。
  2.看试题,明指向,按要求,理思路。
  3.树立整体意识,切忌肢解分割。
  4.抓关键词,重提示语。
  5.客观公正作评价,妄加推断不足取。
  6.认清修辞作用,分析表现手法。
  7.求同存异。“同”是基础,“异”是重点。
  8.调动知识积累,展开丰富想象。
  9.注重物象意境,把握思想情感。
  10.避开误区,识别假象;深入理解,正确作答。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