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复旦百年:精神与使命

作者:王生洪




  女士们、先生们,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共襄复旦百年盛典,一起见证这历史的一刻。
  复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百年一世纪一大庆典,亦不易逢之数也。”百年历程,实属不易。一百年栉风沐雨,一百年上下求索,一百年奋斗不懈。回眸来路,我们感慨万千。
  公元1905年,复旦诞生在长江入海口一所破落的庭院里。它是中国第一所由国人通过民间集资、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8间讲堂,160名学生,这就是它的起点。
  就在这一年,日、俄两国在中国的领土上为争夺势力范围而血腥厮杀,中华民族的主权和尊严遭到空前的践踏与凌辱。
  这一年,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开创了科学新纪元,而我国的新学才刚刚起步,与世界的距离非常遥远。
  这一年,延续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被宣告废除,中国教育乃至中国文化,从此开始了新旧分野。
  复旦就诞生在这样的历史时刻。
  我们的校名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以每天都充满希望的日出,寄寓着兴学救国的宏大理想。
  伟大的事业往往始于一个微不足道的发端。初生的复旦是弱小的,在风雨飘摇中顽强生长。从吴淞辗转徐家汇的居无定所到最终落址江湾,从上海到江西漂泊迁徙再到重庆的艰难复校,复旦历经危难,甚至几度陷入解体的困境。但先贤们筚路蓝缕,师生一德,坚韧不拔,终究屹立东南,使复旦发展成为一所知名的高等学府。
  新中国的成立使复旦得以迅速崛起。复旦把握住了一次次历史性机遇,带来一次次大发展。院校调整,名师云集,团结合作,向科学进军,学校实力倍增。改革开放,复旦大踏步走向世界,学习交流,拓展视野。新世纪初,复旦和上海医科大学强强联合,组成新的复旦,交叉融合,快速发展,开始了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伟大历程。
  复旦是一所海边的大学。地处上海,是复旦与生俱来的优势。上海这个中国近代最大的通商口岸和经济文化中心,浸润了复旦,造就了复旦。复旦的进取、开放、自由、民主的特质正是这座城市精神的反映。今天,上海正在成为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而大学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复旦因上海而卓越,上海因复旦而骄傲。
  一百年的风雨历程表明,一所大学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民族危亡则大学艰难,国运昌盛则大学兴旺。无论是挫折劫难,还是成功荣耀,复旦在与民族共命运的征途上,丰富了近代大学担负民族兴亡的精神内涵,并形成了有自己特点的精神传统。这一精神传统,是复旦经受百年风雨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也是新的百年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复旦精神的内涵极为丰富,它由世代复旦人的奋斗所铸就,将随着时代的脚步而拓新。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有:
  爱国奉献的传统。秉承创校先贤的爱国传统,复旦培植了“团结、服务、牺牲”的精神品质。“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在上海,复旦最先敲响了“五四”的钟声。在抗击外敌侵略的烽火中,成百上千的复旦儿女投笔从戎,奋战沙场。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一批又一批的复旦学子和上医儿女又毅然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从南下服务团到支教支医、援藏援疆援滇,在每一个历史年代,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处都有复旦人、上医人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身影。
  学术独立的理念。这一理念肇始于爱国师生对教会干预教育的抗争,形成于推进民族觉醒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实践。建校20周年之际诞生的校歌写道:“学术独立,思想自由。”在复旦人的心中,思想自由是学术独立的前提,学术独立是探求科学真理的保证,学术不应受到功利的驱使和权力的羁绊。从复旦心理-生理学科的创设,到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派在复旦得到保护和发展,等等,都清晰地印证了:营造一种鼓励独立思索和自由探究的氛围,有利于对真知和真理的追求,有利于科学文化的繁荣和创新。
  海纳百川的胸怀。复旦自创立伊始就从海内外广延名师,造就了文化交融、思想激荡、各种学派竞显风流的生动局面。最近五十多年中,学校曾经历两次重大的调整、合并。每一次,新老复旦人都以宽广的胸怀顺利地实现了融合,形成学科综合的优势,促进教学科研跨越式地向前进展。在复旦,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交流、碰撞,不同的学术流派可以找到生长的空间。这正是复旦为各方才俊和无数学子热切向往的重要原因。
  追求卓越的理想。“创办与欧美并驾齐驱的大学”,是复旦先贤的夙愿。建校的最初四十多年里,有26位复旦毕业生成为大学校长。一百年来,复旦有120多位毕业生和教师成为院士。复旦人从未停止过追求卓越的脚步,不断创造出骄人的业绩,也不断集养着勇攀高峰、问鼎世界的气质和信念。
  百年基业,来之不易。一切财富对于后人,向来不仅是赠予,而且也是使命。复旦正站在世纪的门槛上,这既是第一个百年的终点,也是第二个百年的起点。
  今天的复旦,正处在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历史阶段,处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之中。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种种张力,又呈现出种种的机遇和挑战。同样应当重视的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使得创新成为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而人们在尽享物质昌明的同时,也渴望精神的丰赡。相应地,较之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大学的地位显得更为重要,不仅要对民族振兴作出贡献,而且要承担起为人类共同幸福而奋斗的责任。
  如何回答新时代提出的课题,复旦精神给予我们的积极提示有二,其一是:大学应该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坚定不移的目标;其二是:践行“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是大学成为创新基地的重要理念。
  基于上述理解,我想来谈一下复旦大学未来发展的价值目标。作为复旦师生正在逐渐形成的一些基本共识,大体有以下三点:
  第一,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够为人类贡献知识、智慧并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重要的是,要使学有所专的人才,同时能够领受现代文明的精神,在道德上具有独立的人格,在思想上具有探索和批判的能力,富于民族关怀与社会责任感,在岗位上能脚踏实地做出富有创新的成就。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全社会都应该改变应试教育的育人方式和理念,否则,就不可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创新能力无从谈起。复旦有志于倡导素质教育,身体力行,让博学笃志、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年复一年地从复旦的校门走出,进而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国家民族的栋梁。
  第二,大学是学术思想孕育、展开的地方,并且通过学术和思想的事业,引领并服务于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在全球化、市场化的洪流中,一方面要认识到由此给大学带来的全球的视野、人才的交流、资源的多元配置和办学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坚持大学的学术独立、切问近思、潜心钻研和自由追索的氛围。唯有这样,未来的复旦才能成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引擎,才能成为学术的津梁,思想的渊薮,创新的策源。
  第三,大学对于社会的责任,既在于汲取人类共同的知识,同时又要守护和建设民族的精神家园。民族精神家园的守护和建设并非拒绝创新,并非自我封闭。一切真正的创新必然植根于传统。从民族文化的根基出发,吸收一切优秀文明的养分,让民族文化的精华结出现代文明之果,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大学应有的意涵。
  女士们、先生们,老师们、同学们!
  75年前,也是在复旦的校庆典礼上,我们的老校长李登辉先生说出了他的一个梦:“比较美国哈佛大学有学生七千多人,复旦相差还很远。但复旦锻炼至五十年一百年后,说不定能突破他们的纪录!”
  老校长的预言变成了事实。今天,正是复旦一百年之期,复旦园里三万学子可以告慰我们的先辈:复旦无愧,梦已成真!
  我们必须承认,复旦仍与世界上一些大学先行者存在短期内无法赶上的距离。
  但是,我们仍有一个梦,一个复旦人共同的梦——
  一百年后,由于医学的进步,或许在座的许多人依然健在,届时你们带着子孙再来参加的,一定是世界上最为优秀的大学之一的复旦大学第二个百年盛典!
  对此不要有任何的怀疑,因为我们相信:
  尽管我们不能改变历史,我们一定能开创未来!
  谢谢大家。
   (选自2005年10月4日《文汇报》)
  
  [讲演者小传]
  王生洪,上海市人,教授。1965年8月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工程力学系。1981年3月至1982年8月在美国普度大学土木系、机械工程系进修,1982年8月至1983年2月在美国亚里桑拿大学航空机械系进修,1983年2月至1983年6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天文系合作研究。1995年起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1998年12月至今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复旦大学校长。先后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爱尔兰国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韩国全南大学名誉博士,和“上海市科技战线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校长奖”等荣誉。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