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话题依旧别样红

作者:路良基 张 娜




  高考已实行全国命题和各省市自主命题相结合的两种命题形式,2005年作文的命题仍以话题作文为主体,同时又有题意式话题作文、命题式话题作文并存的格局。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的命题趋势。
  
  话题作文一枝独秀
  
  创新教育选择了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又为学生展示创新思维搭建了平台。六年来,话题作文一枝独秀,绽放在高考的百花园中。教育部考试中心对2005年作文命题作了明确规定:“作文题应该采用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其他补充方式。”
  笔者仔细研究了2005年全国试卷和各省市自主命题试卷的作文题,发现在16份试卷中,有10份试卷为话题作文,上海、湖北、福建三省市试卷为题意式的话题作文,北京、天津、辽宁三省市为命题式话题作文。目前,尚未有一种新的命题形式能取代话题作文,只能说,话题作文命题形式有了新变化。只不过平常我们所说的话题作文为张显类话题作文,而对隐含类话题作文还比较陌生。
  张显类话题作文又分标准型话题作文和简略型话题作文两类。
  标准型话题作文由“材料+提示语+话题+写作要求”四部分构成,像2005年全国、江苏等10套试卷,均为标准型话题作文。
  例如2005年全国卷(III)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请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这是一道标准型的话题作文。“材料”记述甲、乙两个人的故事:“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这两句话是对材料的阐释,帮助考生理解话题;接着,明示话题,“忘记和铭记”,一目了然;最后提出五点要求,具体明确。这样的文题,清晰易懂,充分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关怀,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
  “忘记和铭记”这两个概念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既是关系类话题,又是思辨类话题,充满哲理趣味。话题提供给学生的写作空间是开阔的,从小范围说,可写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艺术;从大的范围讲,可写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政党与政党之间的交往原则。学生如何从众多的写作对象中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话题来表达,不仅要靠考场上的灵感,更要靠考前的训练。要铭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忘却的是对别人的怨恨,由此,就可描写生活中美好的人际关系,如写亲情、友情,写人与人要多多谅解、和睦相处。也可演绎或论述生活中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例如,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大陆之行,和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会晤,揭开两党六十年来的直接对话的序幕,“相逢一笑泯恩仇”,在海峡两岸产生极大的反响。也可旗帜鲜明地阐述重大的外交政策,或撰写古今中外外交风云中不计前嫌的故事,如中美乒乓外交,小球带动大球。
  从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作文至今,全国卷都采用这种标准型话题作文,确定了话题作文在高考命题中的绝对地位。
  简略式话题作文则或省去“提示语”,或省去某些“要求”,或省去“材料”,但不省去话题,让考生自己解读,理解话题,构思作文,这无疑增加了考生审题的难度。
  
  话题作文又添新成员
  
  一道作文题,有“材料+提示语+要求”,却省去话题,让考生自己根据材料去感悟话题,这就是前文所说的隐含类话题作文,它是话题作文新成员。
  如2005年福建卷作文题:
  下面两幅图可以给人丰富的联想或感悟,请联系提示文字对它们加以比较,把图给你的联想或感悟写成一篇900字左右的文章。
  注意:①联想或感悟要与两幅图都相关。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文体自选。
  无论从命题内容还是从命题形式看,这道作文题不是纯材料作文,也非标准的话题作文,它要求考生从耐人寻味的“图形+文字”的材料中,感悟出一个话题来写作。比如,“圆”是完美的象征,每个人都应追求完美,但有缺陷的美有时又是人们推崇的;人的一生,理想中的成长道路应是一帆风顺的,实际上,往往又是曲折的。如此联想,概括出“圆满与曲折”、“张扬个性与遵守法规”等话题。
  遇到这类题意式话题作文,考生又怎么去审题立意与快速构思呢?首先是理解题意,悟出写作话题;二是“联想和感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积累,结合自己的真切感受,把感悟出来的话题剖析得新颖透彻。三是严格按照要求作文。
  另一类新成员应是命题式话题作文。现在的命题不是单纯的命题,除了不要学生拟题外,与话题作文没有区别。
  如2005年北京高考作文题:
  以“说‘安’”为题作文。
  “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要求自行选定角度,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劝君莫奏前朝曲
  
  教育部考试中心曾明确指出:“话题作文应坚持‘三自’方针,尽量减少限制的层次,给学生发挥水平的空间。”话题作文的出现,结束了材料作文统治高考二十多年的历史。可今天有人还想用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取代话题作文,如同进入市场经济之后,有人仍然怀念计划经济那样,砸了大锅饭的锅,还想补锅,有人一个劲儿地埋怨考话题作文让学生不懂文体,让学生抄袭作文,其目的就是想奏旧曲!高考不可能,也不应该回归“传统”。
  江苏省特级教师蔡明评价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弊端时曾说:“这是政治上‘家长制’,思想上‘一元化’在作文命题上的集中表现;而话题作文本身所折射出来的正是政治上的民主、思想上的多元和对人格以及张扬的个性的尊重。”
  尽管今年6个省市高考作文命题有了新的变化,但这种变化,还没有超出话题作文的范畴,话题作文仍是考试的首选题型,经过几番风风雨雨,话题依旧别样红。
  在高三复习迎考中,要牢牢掌握高考命题趋势,切中脉搏大练兵。对话题作文包括题意式话题作文,命题式话题作文,都应全面训练,以适应考试要求。现拟一题,以飨广大同学。仔细观察漫画《关心》,按要求作文。
  看了这幅漫画,你产生了哪些联想?有何感触?请以这幅漫画的寓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这是让考生自己概括话题的题意式话题作文。这类作文,命题者往往提供一幅漫画、一则寓言或一则故事,让考生读完漫画、寓言或故事后,自己感悟漫画、寓言、故事的寓意,并作为话题。很明显,这样的文题给考生审题带来了一定难度。读漫画《关心》,考生感到审题最难处就是对漫画寓意的准确把握,这也是题意式话题作文审题最难的一种题型。首先,要读懂漫画,画了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再联系漫画的题目及有关文字,才能准确理解漫画的主题,感悟出的话题与材料(漫画)的寓意才能密切相连。这幅漫画的寓意是告诫为人父母者,教育孩子身教重于言教,自己要做孩子的榜样。如果光谈关心、“榜样”之类话题,就不能揭示出漫画寓意的实质,使话题宽泛,不能切中题意。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