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飘着心香的散文

作者:何绍袖




  这是一篇文笔优美、心境如诗、抒情性很强的散文。文章视角独特,感情炽烈,内涵深刻,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一、视角独特,别出心裁
  
  “梅”是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笔下爱物,迁客骚人、文人墨客无不对梅情有独钟,有关梅的诗句俯拾即是,举不胜举: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咏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赵翼《诗论》)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咏梅》)
  揣摩这些名家名句,无一例外,咏的都是梅花,《红楼梦》中大观园的众人还为梅花专门开了个“诗社”。可见,中国人爱的都是那在冰天雪地、银装素裹中绽放的艳艳红梅,它以非凡的品格装点了肃杀的严冬,给一代代中国文人带来诗情画意,带来美的愉悦。于是,梅与松、竹被誉为“岁寒三友”,与兰、竹、菊被誉为“花中四君子”,成了历代文人喜爱的有傲骨、有性格的意象,是高贵圣洁的象征。作者自己也写道:“对于梅,人们都喜欢它花时的鲜艳、雪天的热烈。梅花,‘梅’字后面总要跟着一个‘花’字。踏雪寻梅的逸致,梅花三弄的韵事,也都是冲着花来的。”
  而本文却以独特的视角,言前人之所未言,他笔下的梅是“叶子时期的梅”,是初夏“青枝交错,碧叶婆娑”的梅。标题引人注目,耐人寻味,古人云:“题好文一半。”令人耳目一新,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真挚热烈,毫无矫饰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浓烈,抒情性强,作者对“叶子时期的梅”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初夏寻梅,“我”是那样执著,“在回忆里呼吸它独有的芬芳”,“在枝枝叶叶间徘徊”,痛恨自己的“无知”和“没有通晓物语的聪明”,埋怨泥土的缄默……这一切描写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作者寻梅的热情。找到梅后,作者描写“叶子时期的梅”外表“碧绿油亮,并无奇异之处”,但内在却是“长久和佳美”,叶子时期是梅生命中最安宁的阶段,最年轻最富有的辰景,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作者认为,这时的梅才活得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作者看重的不是腊梅独艳天下的显露的一面,而是它作为一种花木最本质而又极普通的一面!叶子时期的梅,美在本色!
  
  三、托物言志,含蓄深刻
  
  文章在热烈赞美“叶子时期的梅”后,卒章显志,作者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这句话如当头棒喝,如醍醐灌顶,让挣扎在是非名利中的人们大彻大悟。开花时的梅人们喜爱,但“这样的爱,短暂而肤浅。花凋谢,人消散,曲终了。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陌不相识。”叶子时期的梅却是“寂寞之物,从深春到晚秋,这丛梅树将一直寂寞下去,在层层叠叠的浓阴里度过无人折弄的安宁时光。它会被许多人遗忘,被许多眼睛所忽略”。梅开花时期独艳天下的“显露”与叶子时期无人折弄的“隐藏”,都是人的感觉,人们喜爱也好,冷漠也罢,对于梅自身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作者托物言志,以梅喻人,表达了从容恬淡的人生态度,含蓄地告诉人们,我们每一个人也应该像这叶子时期的梅一样固守自己的本色,做到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生只需恬淡从容,尽我所能,无愧我心,便可直面大千世界,活个堂堂正正,从从容容!
  这一篇飘着心香的散文倾注了作者浓烈的感情和真实的人生态度,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掩卷遐思,在滚滚红尘中,在这竞争激烈的时代,读到这样意味隽永、超凡脱俗的文章,真如炎炎盛夏饮到了一杯淡淡香茗,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