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探究错例设计方法 突破信息筛选误区
作者:姜有荣
一、对象错位。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几个人物、几件事情;而题干的要求多为“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某人……的一项”。因而命题人在设计错例时,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次要人物所做之事“嫁接”到题干要求的主要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如2000年高考全国卷第15题:
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一组是( )
③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③句的主语是谁,对正确筛选信息十分重要。其实,“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并非胡质之子胡威本人“少进饮食”。而命题人却巧妙地利用③句主语承前省略的特点,将都督所为之事“嫁接”到了胡威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
再如2004年高考浙江卷第13题: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许逖“材能称于其官”的一组是( )
④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
根据原文“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世传汉萧何所为”一句可知,④句说的是汉代萧何所筑河堰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命题人却将它“嫁接”到了许逖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
二、方式误导。
人物传记类文段刻画人物的方式主要有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作者评述等四种,而题干对人物刻画方式的筛选是有指定要求的。命题人有时便把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但刻画方式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例句混编到选项之中。如果考生对题干要求不仔细推敲,一瞥而过,就极易受其误导。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Ⅰ(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第13题: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是( )
⑥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仗义执言”意为“为了正义说公道话”,它表明题干对人物刻画方式的指定要求是“语言描写”,而⑥句却是孟尝就任合浦太守后所为之事,而非所说之话,所以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再如2004年高考北京卷第9题: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辛公义勤政爱民的一组是( )
⑥罪人闻之,咸自款服
题干对人物刻画方式的指定要求是“直接描写”,而⑥句写的却是“罪人”受辛公义勤政爱民言行的感动而诚心伏罪,这是典型的侧面描写,显然不符合题干的要求。只要考生审清了题干对人物刻画方式的指定要求,就能一下子排除干扰。
三、内涵不清。
题干对人物的某种品质或才智的说法,有时是明晰的,无需多费周折;但有时基于考生的认知水平,也是隐晦的,需要考生悉心揣摩。命题人有时便利用考生对题干某些说法内涵把握不清的认知缺陷,把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句混杂其中。如1999年高考全国卷第15题: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苏琼处事艺术的一组是( )
①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
②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⑤遂上表陈状
题干中最难于琢磨的是“处事艺术”, 查阅《现代汉语词典》,这里的“艺术”应该理解为“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显然它不是指程式化的方式、方法,把准了这一点,该题就迎刃而解了。①句表现苏琼依法办事,不冤枉一个好人;②句表现苏琼作风细致,没有偏听偏信,终于“别获盗者”;⑤句表现苏琼按规矩办事,先“上表”请示,后“依旨”办理。三句都是为官应遵循的“正常”之道,谈不上“创造性”。考生如果对“处事艺术”的内涵把握不清,把它误解为“能把事情正确处理好”,就极易陷入筛选的误区。
四、主旨杂糅。
近年来传记类文段在选材时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内在的线索,那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与“以德治国”的时代主旋律是暗合的。而传统美德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选文中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德往往也呈现出多面性。命题人很“看好”这一点,“美德是个筐,事事往里装”,殊不知题干要求筛选的只是“某一种”传统美德,这就造成了“主旨杂糅”的筛选误区。如1994年高考全国卷第18题: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何子平孝心的一组是( )
④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
④句是上司顾觊之劝何子平“以母老求县”时何子平的答话,它表现了何子平恪守吏律、为人清正的良好品德。虽然这也是一种传统美德,但这一意思与题干要求表现的主旨“孝心”明显不合。
再如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13题: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责力刚直守正的一组是( )
②责力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
②句表现了徐责力忠于职守、作风踏实、责任心强、一心为民的良好品德,这显然与题干要求表现的主旨“刚直守正”不合。考生如果无视题干对“主旨”的要求,见“美德”就选,就极易陷入命题人设计的误区。
五、就事论事。
人物传记类文章讲究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要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必须悉心揣摩语境,洞察人物言行举止背后的“隐情”;而不能游离语境,就事论事,否则,极易落入命题人设计的陷阱。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14题: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是( )
①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①句是李广的小部队在遭遇匈奴的数千骑兵时,极为无奈之下巧设的疑兵之计,此时李广的部队如果逃跑的话,必然遭到匈奴的追射,只有让敌人误认为自己只是诱敌的疑兵,方可避免被追杀。考生在筛选时,如果不能洞察李广此举背后的这一“隐情”,将此误认为是李广体恤下情,让部下放松休息,就陷入了“就事论事”的筛选误区。
再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13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是( )
A、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 / 此人受贿,诚合重诛
该项上句“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主要是夸耀隋朝的强盛,裴矩此举的真正目的在于慑服戎狄,让对方产生敬畏之情。如果考生在筛选时,不能洞察这一“隐情”,将其误认为是裴矩以奢靡之举曲意迎合炀帝意旨,就陷入了“就事论事”的筛选误区。
六、进程混乱。
在叙事类选文中,事件的进程有起因、经过和结果,三者之间既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也有时序上的阶段界限。而命题人有时会用“提速”的办法,将“后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前一阶段”的事件之中,从而使事件的进程发生混乱,以此来干扰考生的答题思维。如2001年高考全国卷第15题: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是( )
①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⑥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①句陈述的是田单使用反间计后,燕王不再信任乐毅,而改用骑劫为将。应当说这句话与田单“兵不厌诈”手段有事理逻辑上的密切联系,但题干要求筛选的是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而这一句表现的则是田单兵不厌诈的“结果”。⑤句主要是表现田单火牛阵的作用,一是火牛着“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从燕军的角度看“视之皆龙文”;二是火牛“束兵刃于其角”,以至燕军“所触尽死伤”。该句虽然同“兵不厌诈”相关,但全是在讲其结果而不是手段。通过上述分析,题干要求表现的是田单“兵不厌诈”的手段,筛选的信息应该是田单“运用”战术阶段的句子,而不应该是战术“奏效”阶段的句子,显然,③句与⑤句这两个表现战术“奏效”阶段的句子是命题人故意混杂到“运用”战术阶段中的,自然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以上对命题人设计错例方法的探究,旨在“知彼”,它对增强我们准确识别错例的能力、提高解答信息筛选题的准确率应该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