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1期
那久违的栀子花的清香
作者:刘孚忠
小说一开始就把人物推到前台:寂静空荡的办公大楼内,微弱的灯光下,主人公坐在办公桌前,对着厚厚的卷宗紧锁眉头,异常“烦闷”。这里既点明了时间,又造就了悬念。接着交代,原来是在城东投资兴建一家大型游乐场征地受阻,计划用地中心的一片数百平方米的土地迟迟无法到手,想不通为何高于市价数倍的标价仍然不能让对方心动,眼看要到手的“丰厚利润”仅隔一墙,主人公大为“困惑”,于是驱车现场察访,当主人公踏上“久违的柔软的泥土”,“清爽的夏风吹来淡淡的花香,清新,幽雅”,闻惯了名牌香水的他突然闻到了久违的“栀子花的香味”,这是怎样的一种香味呀!它唤起了主人公对大自然美好的记忆,它唤起了主人公原始质朴的情感。“栀子花”幻化成母亲胸前“娇嫩的白花”,母亲养育了我,大地养育了栀子花,遥远的情思被勾起了……主人公的情绪发生了改变。清爽的夏风,淡淡的花香,浓浓的树影,柔柔的月光,置身在这样美丽幽静的夏夜,主人公怎能不产生“诗情”?怎能不生发“闲情逸致”?他又怎能不珍爱脚下这块神圣的土地。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展示了主人公逐渐明朗的精神世界。“突然,一声尖锐的虫鸣划破夜的宁静,继而‘知了——知了——’的鸣叫声此起彼伏”。这是以动写静,“知了——知了——”更是神来一笔,一语双关。主人公在蝉声中,恍然大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经历商海无情的搏杀,对金钱的追逐已经使人变得庸俗、麻木和冷漠,人忘记了金钱以外的许多美好的东西;人的生命与土地、自然有着无法割断的联系,我们人类不仅需要金钱,更需要清风明月、花草树木,需要夏夜蝉鸣、栀子花香,需要超越功利的生存状态。古人吴均面对迷人的山水不就曾发出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吗!主人公就在蝉鸣的一刹那,终于明白了土地所有者不肯割爱的缘由,坦然地放弃了征地——追名逐利的念头。他的灵魂得到了净化,升华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在一刹那,一个感情真挚、事业有成、迷途知返、心地依然本真的人物形象活生生地站在我们面前,我们从他真实的灵魂里闻到了久违的栀子花的清香。
全文不到800字,主人公的情绪从烦闷到轻松,水到渠成;从“栀子花”到“知了”,一个亮点接一个亮点,摇曳多姿。文章从城市建设征用土地的矛盾冲突中揭示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深刻主题,提醒人类淡泊名利,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