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3期
句子衔接十法
作者:赵文芳
本文仅就常见句子衔接方法略作分析,以启发同学们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一、意思要吻合
例: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B.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C.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D. 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简析:句子衔接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考虑。内容是指所选句子的意思和上下句的意思相吻合,要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形式是指所选句子在句式、语序、语气、陈述角度等方面与上下句连贯、协调。此题重点从内容上去考虑。A、D两项中“这些翻译作品”在上文找不到指代内容,前后不吻合,故应排除。B项“一方面”位置不对,应放在“这些作品”之后,用语也不如C项准确,所以答案是C项。
二、阐释要准确
例:生产衬衫的关键工序是上领子和上袖子。二厂和三厂这两家衬衫厂各有所长:_________。
A.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B. 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C.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三厂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D. 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二厂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简析:此题用以衔接的应是对上文“各有所长”加以具体阐释的选项。A、B两项分别阐释了二厂和三厂的长处和短处,不符合“各有所长”的内容;D项分别解释了三厂和二厂的短处,只有C项才突出“各有所长”的特点,所以答案应为C项。
三、角度要一致
例: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法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________,收获也最多。
A.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B.强者尽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C.虽然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
D. 让生活中失去太多的强者
简析:表意丰富的句子,只有话题和陈述角度保持一致,衔接才能紧密,如果中途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势必影响语意的连贯。此题横线前面的内容陈述对象是“它”即“命运”,为了保持陈述角度的一致性,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要求,因此答案就为D。
四、语序要合理
例:还是那只白鹭,守着那一方寒塘,①,想是②,故而徘徊不已,把一双钢翅③。
A.①不忍离去,也不肯离去 ②见过劫难,也见过复兴 ③合了又张,张了又合
B.①不肯离去,也不忍离去 ②见过复兴,也见过劫难 ③合了又张,张了又合
C.①不肯离去,也不忍离去 ②见过劫难,也见过复兴 ③张了又合,合了又张
D. ①不肯离去,也不忍离去 ②见过劫难,也见过复兴 ③合了又张,张了又合
简析: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句子,语言才能连贯。语段内部的句子排列次序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所以句序的安排有一定的规律。最基本的语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物发展前后顺序、心理顺序、逻辑顺序等等。纵观上题四个选项,按着主次轻重的顺序①句应先是“不肯”再为“不忍”,据此排除A项;按着事物发展顺序②句应“劫难”之后,才可以有“复兴”,故排除B项;③句白鹭既然“徘徊”不飞,翅膀自应落到“合”字上,因此D项比C项合乎逻辑,答案是D。
五、句式要协调
例:(比较句子)
①将军坐在吉普车上,转过六六三十六道山弯,到了小王庄。他走下车,伸了伸腰,此刻,难道他不会被这秀丽而熟悉的山色吸引住?于是他深情地望了一眼,迈开腿向山庄走去。
②将军坐在吉普车上,转过六六三十六道山弯,到了小王庄。他走下车,伸了伸腰,立刻被那秀丽而熟悉的山色吸引住了。于是他深情地望了一眼,迈开腿向山庄走去。
③杨燕珍同学的母亲突然去世,不仅使她悲痛万分,我们也为她感到难过,
④杨燕珍同学的母亲突然去世,不仅使她悲痛万分,也使我们为她感到难过。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简析:句子衔接,要注意选择与上下文相协调的句式,比如,用主动句还是被动句,用陈述句还是疑问句,是排比还是对偶等等,必须保持与上下文句式一致。此题①②句中的第二句句式不同,①句的第二句是反问句式,②句的第二句为陈述句式,根据文意,用反问句式使得上下文不协调,因此②比①连贯。③④比较,③中的第二句是兼语句式,第三句则为一般主谓句,句式不一致,而④的第二、三两句都用了兼语式,三句话语意连贯,所以答案是D。
六、语句要对应
例:纪实文学,理应讲究纪实性与文学性的高度统一。作为纪实文学之一的传记文学,________。缺乏真实丰富的事实材料,而靠浮辞丽藻挥洒成篇,只能写出苍白无力的东西;缺乏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而仅罗列人物的生平事迹,也不会葆有长久的感染力。
A.必须特别注重材料的真实性
B.也应该注意文采,以求引人入胜
C.也要考虑到“文”与“实”二者有机联系
D. 同样存在着一个“实”与“文”的结合与统一问题
简析:注意语句前后对应和呼应,可以使表达的层次更明晰,使句子与句子的联系更紧密。上面这个语段共三句话,第一句写纪实文学的两个特点:“纪实性”和“文学性”。第三句也从“纪实性”和“文学性”两个方面表达了传记文字的特点,而且两句表述的顺序均是先“实”后“文”。显然,第二句即横线上的内容也应从两方面去表述。纵观四个选项,A、B两项各从一个方面陈述,上下语意不对应,故而排除;C、D两项比较,D项表述顺序与上下文对应一致,因此,答案是D。
七、语意要关联
例:教育目的是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的,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我们掌握了特定教育目的的原则,_________。
A.就可以把这些原理用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
B.这些原理就可以用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
C.就可以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用那些原理
D. 这些原理就可以设定在培养目标上
简析:句子衔接还应注意句间的语意关系,句子与句子间的语意关系搞错了,语意自然不连贯。此题根据上文的意思,最后一句应是一个假设关系。“如果……就……”的复句,据此排除B、D两项:A、C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