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2期


模拟试题(七)

作者:张绍勇




  第Ⅰ卷(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括号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山(麓) (露)面 泄(露) (绿)林 (戮)力同心
  B.(闾)左 伛(偻) (膂)力 (履)约 不绝如(缕)
  C.(汲)取 (棘)手 (亟)需 舟(楫) (诘)屈聱牙
  D.(召)见 (肇)事 预(兆) 泥(淖) 桂(棹)兰桨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冒然 貌和神离 宁缺毋滥 俯首甘为孺子牛
  B.枉然 名门旺族 自出机杼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C.殊不知 毁家纾难 至高无尚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D.偌大 如虎填翼 家资磬尽 城头变换大王旗
  3.依次在下列各句横线处填人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了重建投资者的信心,纽约证交所主席请________在家的约翰·李德再度出山。
  ②数码革命对传统胶卷业务的威胁几年前就引起了柯达的警觉,该公司也在__________收入渠道,其用于医疗领域的数字成像产品赢利状况一直不错。
  ③近年来,外商年均对华投资差不多为500多亿美元,美国企业约占1/10。显然,美国企业_______对中国投资________获利不少。
  A.赋闲 拓宽 因/而 B.消闲 开拓 因/而
  C.赋闲 拓宽 为/而 D.消闲 开拓 为/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大画家梵高在其刚进入画坛时,曾经遭到一些批评家的冷眼旁观,但他最终凭借其优秀的作品,征服了评论者乃至整个世界所有爱好绘画艺术的人们的心。
  B.莫利斯·李察·轩尼诗先生是轩尼诗家族的第八代传人,他本人就拥有一家葡萄种植园,加之对于轩尼诗品牌及品质的力求完美的热情,以及对家族传统的忠诚与支持,使得他成为干邑地区举足轻重的人物。
  C.台湾地震惊动了大陆亿万人民的心,大陆人民为台湾民众肝脑涂地,纷纷慷慨解囊,帮助台湾人民渡过难关。
  D.八十年代初,“香港制造”的电视剧进人中国内地,《霍元甲》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时万人空巷的情景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动物学家认为,狗早已丧失了本能行为,因而不值得进行生态学意义上的细致观察。分子基因学等很多学科都把对狗排斥在研究目标之外。
  B.虽然这本书代表的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个过程,但只要能给你一点点鼓励,或是共鸣,或是对年轻的一段回想,那就值得!
  C.经过严格训练、选拔和考核,担负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梯队已经组成,并完成了综合性演练。
  D.比起伊拉克“选民”曾经100%地选举大独裁者萨达姆连任的闹剧,金鹰奖还是比较严肃的。金鹰奖组委会事前也屡次三番地公开表达了“打假”的决心。打假显然不是假打,“决心”的结果是——择拣了茂盛的菜叶后,枯蔫的茎秆也所剩无几了。
  6.相传,曹尚书初到江西吉水,听说有神童解缙能诗善对,就想当面试试。曹尚书有意奚落解缙,关了公寓大门,让他走偏门而进,并出上联,欲难之。小小解缙不卑不亢,对出了下联。曹尚书一听,暗暗称妙。根据上联选出下联对得最好的一句是
  上联:小犬无知嫌路窄
  A.大才有志恨门低 B.大鹏有志恨天低
  C.大志有才喜路宽
  D.大才有心喜路宽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①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于1962年到1964年在6个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比较性社会调查,他在写成的《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当今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它的国民不经历这样一种心理上和人格上向现代化的转变,仅仅依赖外国的援助、先进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引进,都不能成功地使其从一个落后的国家跨入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的行列。”
   ②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现代化,都属于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同一现代化进程中的两个侧面,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我们既不能要求先有现代人,再去创造现代社会,也不能要求先有现代社会,再去造就现代人。人的现代化势必会引发社会的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也势必会推动人的现代化,而且其最终目的也是人的现代化。然而,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并不是齐头并进的,人是实现现代化的主体,在现代化进程中起着先导作用;从整体上说,人的现代化应比社会现代化超前一步,不可设想社会现代化的水平会超出人的现代化水平。
  ③在21世纪来临之前,我国确立了一个宏伟的发展目标——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在发达国家已经现代化了的背景下走上现代化之路的,能否致力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在“四个现代化”目标的鼓舞下曾一度认为,只要把当年大跃进和学大寨的那股子劲头拿出来,再引进点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制度,就可以把现代化“干”出来。然而时过不久,如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呈现出艰难的局面,关键问题在于国民素质低下一样,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刚一深入,国民素质问题就立刻凸现了出来。在经历过一番痛苦的探索之后,人们终于发现,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从外国引进,而国民素质却无法从国外引进;如果国民的素质不能有效地利用这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其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或是引进的先进设备安装后由于缺乏技术人员而长期搁置不用,或是上当受骗,把陈旧过时的设备引进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国民素质犹如现代化的基石——只有坚硬的基石,才能托得起高耸的大厦;尽快实现现代化,必须首先提高国民素质。
  7.对于第一段中英格尔斯的几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实现了人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B.只要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就实现了人的现代化。
  C.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必须实现人的现代化。
  D.如果没有人的现代化,也就不会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8.第二段说“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同一现代化进程中的两个侧面,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与此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同步进行,实现了人的现代化,也就实现了社会现代化,反之亦然。
  B.社会现代化由人的现代化引发,又反过来推动人的现代化。
  C.人是现代化的主体,起先导作用。人的现代化应走在社会现代化的前面。
  D.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的现代化缺

[2] [3]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