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2期


注重人文内涵 把握作文技巧

作者:郭 奇




  从1999年开始,话题作文成为高考作文的主角,其形式是采用“故事+提示+话题+要求”的四步结构法;其内容关注的是社会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等人文理念;其要求都是围绕话题展开的“三自”方针(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话题作文最大的优点是让考生用自己最得心应手的表达方式来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目的是在倡导考生“做真人,说真话,抒真情”。纵观近五年的作文命题,充分体现了命题者这方面的良苦用心,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一个热点话题,人们对高考作文的关注已远远超过它作为一道题目应承载的分量,高考作文似乎已成为每一年度的社会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等上层建筑领域的折射抑或引领,构成了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社会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也顺理成章地成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导向。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诚信”、“心灵的选择”、“感情亲疏与事物认知的关系”,这些从故事背景中引出的话题,突出呈现的是人文价值观和道德观问题,哲理性很强,需要考生站在一个相对较高的角度加以审视,换句话说,作文的立意要高。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立意高远内容深刻呢?笔者对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应从人文理念上人手,深刻领会价值观、道德观的人文内含,在作文中融入人文情怀。具体说来应从以下三个维度来展开对人文理念的思考:
  第一,人与自我——你将如何为自身的日常生存注入意义,从而使生物学层面的个体生命真正转化为文化层面的“主体角色”。在这一转化过程中,信心、勇气、毅力、人格、自尊、自强等关键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并且要时刻自省,深切体悟。
  第二,人与国家——你将如何面对故土的百年沧桑及其社会文化转型,将自己塑造成迥异于卑微子民的“现代国民”。在这个关系链中,诚信、尊重、沟通、合作、关爱、奉献、自由、规范等关键词应纳入我们的视野,并且要辩证思考,认真领会。
  第三,人与世界——你将如何置身于新世纪的“全球化”格局,尝试用全人类而非狭隘的种族、国家的眼光,来关注我们这颗星球所发生的宏大事件与国际难题,从而无愧为“世界公民”。在这个大格局中,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人权、和平、种族、宗教、多元文化等关键词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且要多维观察,整体把握。
  人文的三个维度以及蕴含在其中的关键词,还有与关键词相对应的负面词语,构成了纵横交织的多维网。我们把高考作文“话题”键人其中,就会发现,“话题”展开的角度一下子丰富起来了,我们有话可说了,领会得更深刻了。例如,2003年的话题是“感情亲疏与事物认知的关系”,河南一考生写下“哥伦比亚号,我为你哭泣”的题目,尝试用全人类的眼光来审视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摒弃了那种狭隘的叫好声,指出这是人类共同的灾难。其视野极为开阔,情感非常真挚,赢得了评卷教师的一致好评,得了满分。而“诚信”、“心灵的选择”更是对人文三个维度的具体阐释,把这些话题放到多维网中审视,从人文关怀的角度立意,内容自然就深刻了。
  有了高远的立意,是作文成功的第一步,紧接着是为“意”寻找一个好的载体,巧妙地表达出来。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高考作文不同于作文竞赛,更不是随感而发的“自由”文章,它有质和量的规定性,考生必须认真把握这一点。
  高考作文质的规定性是指作文必须围绕题目所提供的“话题”展开。由于这几年的作文“话题”内容相对开放,展开的空间相对扩大,考生表达的自由度增加了。这本来是一个好事,可是,有些人却把这种相对自由绝对化了,认为可以随便写,写什么都成,“想跑题都不可能”。于是淡化审题的观念便由此产生,把作文的重点都放到构思奇巧,表达华丽之上。2003年江苏考生费滢滢曾是作文大奖赛的冠军得主,文字功底挺扎实,可是在高考中作文考了个不及格。她把“感情亲疏与事物认知的关系”这一话题理解偏了,只写了人们不该淡忘传统节日的亲情,从而与话题相去较远。尽管有人为其文字的华美流畅而叫好,但偏离题意是“硬伤”。因此,淡化审题不是不要审题,高考作文是遵“命”作文,审题仍是第一要务,并且,2003年的作文命题很明显是在前些年“放”的基础上,大幅度的“收”。这可能是以后作文命题要遵循的一个方向。
  另外,还有一个误区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话题作文在文体选择上也比较自由,有人误以为文体意识也应该淡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我们必须注意,写作之前文体选择是自由的,而一旦确定文体,就必须依照该文体的一般“模式”去写,不应不伦不类,也就是说在考场上,面对话题,考生应该多考虑几种文体,然后根据话题的故事背景、话题的内涵以及自己掌握的素材来选择一种自己觉得最合适的文体,或议论文,或小短剧,或小小说,或童话,或科幻,甚至诗歌,等等。有时候题材相同,但文体不同,表达效果就会有很大不同。重要的是考生必须明白自己的优势,并把这种优势与“话题”特点结合起来,切不可邯郸学步,照搬模式,看到有诗歌得满分就写诗,看到《赤兔之死》(2001年江苏满分作文)就搞文言古体等等。一定要用自己最得心应手的载体来表达。,请记住,最好的文体就是最能表达自我心声的文体。除此之外,还要在文章的结构、构思上下点功夫,有新意的文章,不论是结构新,选材新,还是立意新,甚至只是题目新,都将会得到阅卷老师的赏识。务必明白,考场作文的好坏取决于阅卷老师。作文阅卷是一项烦琐、枯燥的差事。阅卷老师不可能对每一篇文章都字斟句酌,细细品味。如果写的文章能让老师欣然读下去(书写必须清楚、整洁),而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读通读懂,相信这样的文章会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和好评。如果作文“新”到让阅卷老师不容易看明白的地步,那么该作文很有可能就失败了。
  高考作文量的规定性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高考作文有字数的最低限制,即不少于800字;其二,是时间的限定,即语文试卷必须在150分钟之内完成,具体说是每分钟一个分值,而作文占60分,就需要有6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保证。就字数而言,评分标准规定,每少50字扣1分,但具体评卷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评卷教师对不够800字的作文评判往往是印象大于标准,一般视为没有完篇。所以,不是简单地每少50个扣1分的问题,而是印象中作文的等级就降了一格,那就不只是三五分的问题了,因此,考生们要格外注意,并且要在时间上加以保证,字数和时间是紧密相连的,考生们要科学地分配150分钟,不要在知识和阅读上死缠烂打,浪费时间。
  明白了高考作文质和量的规定性,如何在这个既“开放”又“封闭”的圈子里展现才华呢?根据笔者十几年的评卷经验来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第一,学会讲故事。作文话题的背景,一般是小故事,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理念和较强的哲理色彩。多数考生是顺着题目的揭示复述话题的背景故事,然后再找相类似的例子来加以证明或阐释。评卷教师看惯了这种写法,一篇接着一篇,渐渐机械了,麻木了,作文分值自然就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