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期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试对策
作者:李凌起
(1)要注意信息间的各种关系。这些关系主要包括:解证关系、总分关系、因果关系、本原与转折关系、前后照应关系、替代与被替代关系等,明确了信息间的彼此关系,我们才可能分清主次,准确把握主要信息,从而进行正确的筛选。
(2)要特别注意信息的标志。这些标志主要包括:顺序词(如首先、其次等)、关系词(如各种关联词等)以及提示词(如99年《创造宣言》中“说得正确些”;2002年《话说知音》中“更何况”;今年《乡土情结》“有的只是”、“多数却完全是”等这一类词语)。
语言转换和整合能力,是指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对主要信息进行深加工的一种能力,也即答题语言的最终组织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为转换说法、语言重组、提炼概括等。解题过程上看,这是解题的最后一环,也就是“成败在此一举”的决定性一环。
转换说法,也就是将作者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语言重组和概括提炼则是依题目要求对文章从某一角度进行表述,这是一种更高层面的语言组织能力。要提高语言的组织能力一定要注意如下几个角度:
①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适宜的角度作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现在的考题,在许多情况下。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已经不行了,一般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对准文中有效信息,将题干要求与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组合,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契合要求的标准答案。
②有效利用文中的重要词句。一般来说,答案的要点包含的关键词语和主要意思,就在原文中,我们应牢牢将其抓住,进行有效的提取、剪接、重组。
③需要高度概括的题,要把握好角度,对文章主旨形成清晰明确的认识,对文章的前后关联要作到心中有数,对相关信息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清楚明确。有了这几个前提才能准确答题。2003年全国试题的第21题便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
三、掌握一些解题技巧
具有上述能力和方法是根本,但在解题过程中也有一些技巧性的东西。下面做一简单介绍。
1.看赋分,配答案。一般来说,每题赋分都在4分以上,这也决定了每个题目的答案要点一般不可能只是一点。一般情况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6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如果命题人在作答处已标明(1)、(2)之类序号,则按序号答够要点。如果未标明序号,考生也应该心中有数,不可只答一点了事。
2.合理安排答题顺序。从命题的一般原则上说,本部分试题有一个从易到难的梯度,应从前到后步步推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22题,它是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的赏析,一般是从前到后从局部到整体来安排选项。先做完这道题,对全文的理解有重要作用。所以可以先从22题做起,效率应会更好。今年北京试题就将多选题放在19题的位置上,显然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3.把握各题间的相互关联。由于22题是对全文的赏析,在一些关键点上,往往与前三题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如果把握好这种联系,对我们解题当然是有启发意义的。如1999年全国试题24题(多选题)和23题之间便密切相关,23题的答案要点有4个暗含在24题的选项之中。再如今年的全国试题,22题的A选项,就对21题就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另外,细体会选项B,对解答19题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4.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做好多选题。一般而言,选项设置的迷惑性表现在下面几方面: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偶然、必然有意混淆: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尔说成往往;已然、未然有意混淆:有意把原文中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以偏概全: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的特点;张冠李戴:把甲的说成是乙的;因果颠倒:把因说成果,或把果说成因;误划类别:把同类的拆开或把不同类的归在一起;无中生有:原文中本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这种说法;偷换概念: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了解了这些手法,对提高解题意识意义重大。如2003年全国试卷22题的D项:“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其中“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是旧典,但并无新意,因为这句话自古以来一直都是表达“乡土情节”的典型用语。这就是典型的“无中生有”。
5.开放性试题,在语言组织上要注意点面结合,避免抽象。公式化和概念化的表述,是高考中的大忌。在组织语言时,要先“盖帽”后分析,要言之有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