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期
模拟试题(十)
作者:戴苏伟 胡晓虹 潘江红
延明,安丰王猛子,猛薨,袭。世宗时,授太中大夫。延昌初,岁大饥,延明乃减家财,以拯宾客数十人,并赡其家。至肃宗初,为豫州刺史,甚有政绩,累迁给事黄门侍郎。
延明既博极群书,兼有文藻,鸠集图籍万有余卷。性清淡,不营产业。与中山王熙及弟临淮王或等,并以才学令望有名于世。(虽风流造次不及熙、或,而稽古淳笃过之。)寻迁侍中,诏于侍中崔光撰定服制。后兼尚书右
仆射。以延明博识多闻,敕监金石事。
及元法僧反,诏为东道行台,徐州大都督,节度诸军事,与都督临淮王或、尚书李宪等讨法僧。萧衍遣其豫章王综镇徐州。延明先牧徐方,甚得民誉,招怀旧士,远近归之。综既降,延明因以军乘之,复东南之境,至宿豫而还。迁都督、徐州刺史。频经师旅,人物凋敝,(延明招携新故,人悉安业,百姓咸附。)
庄帝时,兼尚书令、大司马。及元颢入洛,延明受颢委寄,率众守河桥。颢败,遂将妻子奔萧衍,死于江南。所著诗赋赞颂铭诛三百余篇,又撰五经宗略、诗礼别义,注帝王世纪及列仙传。又以河间人信都芳工算术,引之在馆。其撰《古今乐事》、《九章》十二图,又集《器怀》九篇,芳别为之注,皆行于世。
(选自《魏书·文成五王列传第八》)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稽)古淳笃过之 稽:考查
B.延明先(牧)徐方 牧:放牧
C.并以才学(令)望有名于世 令:美好
D.延明受颢(委)寄 委:托付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为豫州刺史,甚有(政绩)
B.虽风流造次不及熙、或
C.频经师旅,(人物)凋敝
D.所著诗赋(赞颂)铭诔三百余篇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拯宾客数十人 B.招怀旧士,远近归(之)
敛赀财(以)送其行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C.宿豫(而)还 D.芳别(为)之注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延明“博识多闻”的一组是
(1)博极群书,兼有文藻
(2)稽古淳笃过之
(3)招携新故,人悉安业
(4)注帝王世纪及列仙传
(5)又以河间人信都芳工算术,引之在馆
(6)芳别为之注,皆行于世
A.(1)(2)(4)
B.(1)(3)(5)
C.(2)(3)(6)
D.(2)(5)(6)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延明是王室后裔,有同情仁爱之心,曾拿出自己的财产去救助别人。
B.延明博览群书,通古知今,很有才华,本性清俭,从不对外人张扬。
C.延明既能著书立说,又善于治理地方,每治一地,都颇有政绩。
D.延明具有军事才能,多次被当权者委以重任,曾讨伐反贼,收复失地。
第Ⅱ卷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虽风流造次不及熙、或,而稽古淳笃过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延明招携新故,人悉安业,百姓咸附。(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戴叔伦的《兰溪棹歌》,完成后面的鉴赏题(7)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花桃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①结合全诗来看,首句在写“月”时加一“凉”字,有何意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句说“越中山色镜中看”,“镜”指什么?这样写表达出什么意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简析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默写名句。(3分)
①_____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
②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谈 妒
孙 犁
“文人相轻”,是曹丕说的话。曹丕是皇帝、作家、文艺评论家,又是当时文坛的实际领导人,他的话自然是有很大的权威性。他并且说,这种现象是“自古而然”,可见文人之间的相轻,几乎是一种不可动摇的规律了。
但是,虽然他有这么一说,在他以前以后,还是出了那么多伟大的作家和作品,终于使我国有了一本厚厚的琳琅满目的文学史。就在他的当时,建安文学也已经形成了一座艺术的高峰。
这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文人相轻,只是相轻而已,并不妨碍更不能消灭文学的发展。文人和文章,总是不免有可轻的地方,互相攻磨,也很难说就是嫉妒。记得一位大作家,在回忆录中,记述了托尔斯泰对青年作家的所谓妒,并不当作恶德,而是作为荚谈和逸事来记述的。
妒,嫉,都是女字旁,在造字的圣人看来,在女性身上,这种性质,是于兹为烈了。中国小说,写闺阁的妒嫉的很不少,《金瓶梅》写的最淋漓尽致,可以说是生命攸关、你死我活。其实这只能表示当时妇女之难,并非只有女人才是这样。
据弗洛伊德学派分析,嫉妒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人人都具有的,从儿童那里也可以看到的。这当然是一种缺陷心理,是由于羡慕一种较高的生活,想获得一种较好的地位,或是想得到一种较贵重的东西产生的。自己不能得到心理的补偿,发现身边的人,或站在同等位置的人先得到了,就会产生嫉妒。
按照达尔文的生物学说以及遗传学说,这种心理,本来是不足奇怪,也无可厚非的。这是生物界长期在优胜劣败、物竞天择这一规律下生存演变,自然形成的,不分圣贤愚劣,人人都有份的一种本能。
它并不像有些理学家所说的,只有别人才会有,他那里没有。有的理论家把嫉妒归咎于“小农经济”,把意识形态甚至心理现象简单地和物质基础联系起来,好象很科学。其实,“大农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也没有把这种心理消灭。
蒲松龄是伟大的。他在一篇小说里,借一个非常可爱的少女的口说:“幸灾乐祸,人之常情,可以原谅”。幸灾乐祸也是一种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