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11期


诗歌,抚慰美国人心头的创伤

作者:于 旭




  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事件后,恐慌惊惧的民众开始以诗疗伤,走出死亡灾难的阴影。原本是世界金融经贸核心枢纽的纽约,放眼所及随处是诗:商店橱窗、公共汽车站、华盛顿广场公园、布鲁克林区,罹难者相片旁钉着一页页宛似白玫瑰的诗行;在电脑网络空间,诗更成为了流通传输的大宗邮件。
  美国桂冠诗人比利·柯林斯曾宣言:“这是个值得体味的现象,面对危机爆发,人们不会希冀读一本小说,看一场电影,或者说:‘芭蕾舞可以给我们力量。’最后总是找上诗,我们只想倾听诗人的声音。”
  柯林斯用冰球守门员的角色,定义诗在现代生活中的关键位置:“球场上守门员看起来孑然孤立,一旦对手想攻门取分击败我们,诗是最后一道守备防线。”这位信仰诗的传教士,过去十年持续在公共图书馆推动举行定期的咏诗会,平常维持三四十听众的规模,恐怖事件劫后余生的周日,他意外发现,“参加者攀升到一百多位”。当天除朗读《致恐怖分子》谴责暴力外,会中还读了更多以爱为主题的诗作以抚平创痕,“这样我们为失衡的生活,添加一些有正面助力的砝码,回归现实的常轨”。
  纽约街头出现的分行文字,流露最多的无疑是生者对亡灵的哀悼和不舍之情,联合广场公园的一首印第安诗人的《海岸住民之歌》这样告别:“破晓时分我拾掇一束束香柏枝/清甜清甜的气味/枝柯为泪沾湿/那香甜或将悄存我手。”另一首悼诗来自叶芝:“我吐露的话语/我写下的文词/随他们不懈的羽翅飞翔/一路不止歇/直到在你悲泣难抑的心头落脚。”
  对从未遭战火肆虐的美国人而言,曾投身政治的有爱尔兰诗人叶芝、流亡的智利大师聂鲁达以及用诗表达另类思想的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最足以代言当下的心声。网络上更风行英国诗人奥登控诉二战时期德国侵略波兰领土的《1939年,9月1日》:“无法描述死亡的气息/刺痛这九月的夜晚。”
  (选自《天涯》2002年第1期,略有改动)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