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10期


彩云悠悠 别情依依

作者:张宝童




  这首诗是1928年诗人第三次游历欧洲,第二次来到阔别七八年的母校剑桥后写下的。当时,诗人在一个七月的下午,拜访完著名哲学家罗素后,没有通知任何人,独自来到自己曾学习生活过并一直让他魂牵梦萦的剑桥大学,他没有见到他的英国朋友,只有美丽的剑桥在那里静静地等着他。他慢慢走过这熟悉的校园,回忆着难忘的求学岁月;他深情地向夕阳下的康河问候,轻轻地和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同年十一月六日在回国的船上,面对澎湃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诗人蓄积的感情熔铸成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
  第一节诗人就向我们传神地勾勒出自己离别母校时动人的一幕:我一步一回头,一步一招手,母校越来越远,最后在我的视线中消失,只剩下母校上空的那片云彩。就像拍摄中的一组镜头,“来”“去”“招手”“作别”这些动作形象地承载了诗人浓浓的惜别之情。诗人连用三个叠词“轻轻”修饰这三个动作,一方面使节奏轻快、流畅,另一方面更能突出诗人内心虽经抑制但仍按捺不住的离愁。
  从第二节起诗人细致地描摹了融入诗人情感的美丽的剑桥,寄托诗人的眷恋。本节中诗人描绘了夕阳下康河岸边的柳树,在诗人的心中,那已不是普通的柳树,夕阳中,它柔枝依依,临碧水自顾,浑身撒满金辉,像一位光彩照人的新娘,美丽而甜蜜。接着诗人叹道:“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与其说诗人因柳的美丽而心动,不如说因诗人的一往情深,他眼中的柳树才如此迷人。另外传统中的柳树隐喻着浓浓的惜别之情,因此诗人眼中的柳树才如此风情万种。
  第三节中,随着对“波光里的艳影”的注目,水底软泥上的招摇的青荇也令诗人沉醉:那招摇的水草莫不是对归来学子的致意和问候?因此诗人忘情地说:“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爱至深,才能奉献一切,正如王洛宾在《在那遥远的地方》中所饱含着的对卓玛姑娘的爱,才凝成了那句动人的歌:“我愿做一只小羊,依偎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的身上。”
  第四节中的榆荫下的一潭,即指拜伦潭,这里浓荫蔽日、清凉宜人,诗人求学时经常在这里读书、沉思。这泓深潭引起了诗人美的联想,觉得它是天上的彩虹和水中鲜绿的浮藻揉碎而成,色彩缤纷、深邃迷人,美得能够引入走进彩色的梦中。一潭普通的清泉因诗人真挚感情的调配,使它融进了世间的美丽和精华。
  第五节中诗人寻着这梦之源,真的构建了一个梦中的美景:撑一只长篙,驾一叶扁舟,在星光灿烂的星空下,在两岸碧草茵茵的康河里,在波光粼粼的绿水上,自由地徜徉——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心驰神往?怎能不令人欲高歌一曲?
  然而这种心旷神怡之情在第六节突然逆转,诗人无奈地叹道:“但我不能放歌。”就像一声催发的汽笛,惊醒了思乡者的美梦,离愁又一次涌上心头。诗人把“悄悄”和“笙箫”、“夏虫”和“沉默”这些似乎不相关联的事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引起读者形象化的联想,达到新奇、别致的效果。把“悄悄”喻为“别离的笙箫”让人感到诗人的别情与众不同,不像一般离别那样或鼓乐齐鸣或寒暄叮咛。的确是“但识琴中味,何劳弦上音”,多情却似总无情,情到深处,一切的表白似乎都显得苍白。“沉默”的夏虫和康桥不如说是诗人沉重心情的外化,浓烈的离愁使外物都涂抹上诗人心灵的色彩。
  最后一节,诗人再一次采用第一节的句式,回环复沓,内容上既呼应又富于变化,使人产生梦幻般的感觉。“悄悄”的“来”,“悄悄”的“走”,这表面的平静正凸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其中的情味留给读者去体味。特别是全诗的最后一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更是韵味悠长,表面上诗人没带走一点母校的东西,实际上诗人心中带走了母校美好的一切:那新娘般的金柳、那轻轻招摇的青荇、那沉淀着梦的清泉……
  诗人善于运用美好的事物承载美好的情感,诗中的金柳、青荇、清泉、星辉等美丽的景物都深深地打上了诗人感情的烙印。另外本诗七节,每节四句,错落有致;每节押韵,隔句换韵,节奏明快而又有流动感。这些手法的运用使诗显得轻灵而飘逸。
  
  (注:《再别康桥》一诗见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本)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