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7期


冷门话题

作者:曾伯炎




  朋友
  
  用酒肉养出的,或利益纽带绾出的,当然质污形异,膨胀后,可结成朋党,恶化了,就成黑帮了。民间语言谓讲恋爱为耍朋友,朋友,又具有娱乐性了。而政治家有名言:世界上没有永久的朋友与永久的敌人,只是大实话,称不上什么名言至理,倒是在文化革命期间,我们见识了一种敌友不停地加速转换机制,不只缭乱人的眼睛,还败坏了人的心性,应该说:这才是更宏观的耍朋友与游戏朋友,还可包括同志了。谁的玩弄朋友高明,谁就是风云人物,到头来,朋友或死或伤或出走,在不断深化的敌情观念下,演出了一出又一出化友为敌的悲剧,后果是:人与人信任与信誉都毁了。
  那天,在动物园看到一条标语:“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朋友的含义更广阔与深刻了。想到熊猫这种接近灭绝的动物,其独特性是任何其他动物没有的,就是他能将竹子那么粗硬的纤维,由他肠胃中特殊的酶转化为糖,其中隐含着多么奇特的化学物理过程。在人类之外的动物世界,有多少未知的神秘包括生物链的神奇。我们人类自身在讲朋友时,往往循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理念,这种以同类同群同趣同性乃至同颜色为友,狭隘地毁了多少非我同类同群。生物链将世界一切生命联系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大网络,我们人类的排外、仇异、斥他的观念,终于明白:人与人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人与动物和植物,也是你活我才能活的关系,朋友这一个词,是否该补充与匡正其含义呢?
  
  知识
  
  今天的年轻人,已不相信知识越多,有可能被认定反动性越多的怪事。现在,这无知者的优越感又确定转变为自卑感与空虚感了。这种反常正常的回归,还大大地扩充了知识分子的数量。而知识却有一丝延续与积累的过程,一个文化贵族出现,应是几代文化家族的累积。短期赶造的或暴发的知识,总多虚而不实,伪而不真,何况,还有人认为知识是一种敲门砖或垫脚石,乃至是人的一种包装呢?即便被承认知识是学术时,也偏向于术而轻于学,即重技术轻学问,工具知识、技术知识被人重视,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受人冷落。而知识的相互渗透与关联,被急功近利思想割裂得十分细微,每个知识人都只懂得那么一点点,便匠人化知识多,通才化知识少了。要讲开放,迎来的新知识,往往被捡些皮毛,来充新派,同鲁迅讽刺的手里拿个哭丧棒(文明棍)来充假洋鬼了,也差不多。讲弘扬传统文化知识,匪夷所思的精粹都不拾,专拣瓦砾。在知识面前,常表现出集体无意识只重视数量,轻视质量,这种小生产农民观念,往往是在数量上贪多求大,不仅经济领域的工业农业受此影响,文化领域的青少年学业,也染此病毒。在一所重点小学的墙壁上,大书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可是,你去提一提学生的书包,你发现这小学信奉的:知识只是数量与重量了。再看今日媒体玩的各类知识竞赛,更在怂恿人们把头脑变成一种文化垃圾桶,认为塞满知识零碎与渣滓,就是优胜者,难怪,有的人很会用对号入座玩知识,惟难以出奇创新发展知识了。
  (选自《随笔》2001.6)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