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7期


“圣婴”今年又降人世

作者:宏 升




  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里的意思是“小男孩”。由于“厄尔尼诺”现象每每始于圣诞节前后的赤道太平洋中、东部,于是厄尔尼诺又被之为“圣婴”,优雅而动听。但是,在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代,海洋鱼类大量死亡或改变洄游路线;海兽大量死亡、海鸟远走高飞;多数太平洋沿岸地区都会发生一系列所候灾变,甚至深入大陆腹地。
  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年代,全世界近一半的人口生活被搅乱。今日这里连日大雨滂沱,洪水泡哮;明日那里则旷日干旱,赤涸千里;这边夏季不酷,农作物该熟不熟,那边冬季变暖,疾疫流行……请看:
  
  优雅而狰狞的魔鬼
  
  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已经发生了13次“厄尔尼诺”现象,其中1982年和1997年发生的两次最为严重。尤其是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人们更是记忆犹新。
  1997年5月,美国与法国合作的卫星观测到赤道太平洋海域出现多次大面积波峰,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海温已超过常年平均值1.4℃,“厄尔尼诺”现象正式生成。
  6月,厄尔尼诺很快在南美露出狰狞。秘鲁、智利、巴拿马等国宣布进入防灾紧急状态,继之秘鲁沿海连降暴雨,洪水泛滥、路桥冲毁、通讯中断,上万人无家可归。智利则遭遇大洪水,6万人逃离家园。
  7月,哥伦比亚出现持续高温,发生616起森林火灾,900多公顷林木被焚。
  8月,朝鲜47万公顷农田收获无望,出现60年未遇之大旱。厄瓜多尔出口咖啡比上年同期减少43%。而后半月,暴雨、冰雹、大雪、飓风接踵而至南美南部,智利20万人无家可归或联系中断。阿根廷、乌拉圭不少人被洪水夺去生命。数以万计的印尼苏门答腊南部和菲律宾北部的人们却在祈求旱灾早些结束,他们或多次举行祈雨大会,或背着“圣婴”画像,祈祷甘霖早降。
  9月,哥斯达黎加农牧渔业减收几千万美元,处于紧急状态。巴西里约热内卢最高气温达42℃,高出常年12℃。美国加利福尼亚200多天滴雨未下,曾蚂蚁成灾。而智利的阿塔卡马则阴雨不断,竟出现了百花争艳的沙漠奇观。巴布亚新几内亚251人死于霍乱。印尼则森林大火不断,30万公顷森林被焚,野生动物火中遭劫。
  10月,巴拿马农牧业减产1.5亿美元,30多万人受灾。而印尼50年一遇的大灾造成数百人死亡,9万余人缺粮。
  11月,南部非洲奇旱,500万人面临饥荒。肯尼亚1/3的玉米则泡在水里。而乌干达却山洪暴发。索马里河流泛滥决堤,1300多人丧生。坦桑尼亚咖啡由于干旱而减产40%。委内瑞拉则闹起“登革热”而进入紧急状态。
  这时,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海温比常年平均值高出3.7℃,这是上个世纪有纪录以来的最强的一次“厄尔尼诺”现象。然而,圣婴的魔法并未结束。
  是年12月,美国西南部则在遭受飓风袭击,运输中断、房屋倒塌、损失超过1000万美元。由厄尔尼诺引起的干旱使37个国家需要紧急粮食援助。美国圣米格尔岛海滩发现6000多只幼海豹死亡。
  1998年1月,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冰暴灾害光临加拿大,使得数百公里的灾区成为冰雪王国,330万人受灾,电力中断,直接损失5亿加元。
  而中国所受到的间接影响也是巨大的。全国受旱面积达2.6亿亩。内蒙古地区由于严重干旱,草场农田蝗灾泛滥。山西受灾农田300多万亩,最多的每平方米有蝗虫600多只,为50年所罕见。据统计,全国共有23个省份受灾,有的长达100多天。
  而此年,香港降水创有气象纪录的113年以来最多的一年,达到3249毫米。而山东省水产养殖业则出现几十万亩死亡面积,损失高达15亿元人民币。西藏自治区则有40个县提前降雪,持续不断,造成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雪灾……
  至此,在厄尔尼诺面前,什么温室效应,什么森林毁坏,这些影响全球性气候异常的因素,全都小巫见了大巫。
  人们不由得要问:
  
  “圣婴”的法力为何这么大?
  
  专家告诉我们:比起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来,大气圈的质量和比热都相当小,也就是说变暖或变冷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比大气发生同样变化相关的热量多得多。比如100米深的海洋,温度每下降0.1℃,其释放的热量会使海洋上空大气升温6℃左右。形象地说,海洋一出汗,大气已热得喘不过气来;海洋一打喷嚏,大气早已冻得哆嗦不止了。
  还有专家更形象地说,大气比海洋活跃得多,它不受海岸线的限制,狂风开路、挟云带雨,跨越高山,日行千里,可以用波的形式向各个方向传递能量。
  原来,给“圣婴”插上肆虐翅膀的是大气!助纣为虐者就在我们周围。
  
  “圣婴”何时再降临?
  
  1997年,世界各大传媒推出的当年“十大科技新闻”中,很多都有“本世纪最严重的厄尔尼诺现象”这一条。各国政府、科学界及公众对此始终关注。
  新世纪已开始,困扰整个地球的“厄尔尼诺”现象还会再来肆虐吗?还会给2002年及其后的中国天气带来什么影响?这已经成了公众在气象方面最为关注的问题。
  诚然,厄尔尼诺的成因和影响方式十分复杂,尽管气象和海洋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至今人们对它的认识依然相当有限。
  为了研究厄尔尼诺,国际上将中、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洋面分为了4个区,其中有一个范围在赤道各5个纬度,东经160至西经150的重要洋区被称为厄尔尼诺4区。统计显示,在50年来9次中等强度以上厄尔尼诺中,6次属中部爆发型,极强厄尔尼诺都属中部爆发型。于是厄尔厄诺4区成了科学家们研究,寻觅“圣婴”的重中之重地区。亦已取得令人慰籍的研究成果。
  研究发现,每2-7年左右在中太平洋到东太平洋会产生一个增温。由于海洋比热大,大气比热小,如果海洋增温0.5℃,那么其产生的热量持续6个月,就会给南美太平洋沿岸造成很大洪涝和旱灾,而在其海洋温度下降的厄尔尼诺衰减过程中(此时被称为“拉尼娜”现象)亚洲如我国长江流域及日本等国则会发生大涝。因此,预报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就是预报重大灾害发生。
  2001年9月,针对国内外一些媒体报道2001年底或2002年初会发生新一轮“厄尔尼诺”现象的报道,我国的20多位气象和海洋专家依据自己的科研成果和预测经验,断言厄尔尼诺在未来6个月内不具备产生条件。
  然而,最近又有不少国外气象预报人员又告新一轮破坏性极大的厄尔尼诺现象今春将卷土重来。2002年1月15日,我国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也预告有关部门称:本世纪第一次中等温度的厄尔尼诺现象预计在今春发生;2002年至2008年将是厄尔尼诺的多发期,估计发生3次厄尔尼诺现象。
  内心复杂的世人在揣测着,“圣婴”真的又降人世吗?
  (选自《海洋世界》2002.3)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