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4期
景美 人美 情更美
作者:王文博
“夕阳衔山,晚烟萦树”,袅袅炊烟笼罩着静谧的村庄。村西是一条清浅的河,河水是平铺的银箔,在落日的斜晖中泛着金光。沙滩平阔、匀静、暄软、润泽。岸上杨柳依依,掩映西方地平线上起伏着的黛青色山峦。这是多么祥和、宁静,而又充满神秘的浪漫。这种神秘、宁静、祥和,仿佛是一首古老美丽的歌,吟唱着千百年来的神奇传说。
那河,仿佛就是牛郎与织女七夕暗度的迢迢银河,不幸的牛郎织女只能对着盈盈河水含情脉脉,无可奈何的秦少游也只能吟唱“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聊以慰藉,而现在却是任你趟过。村中走出来一对男女青年,他们迎着如火的晚霞,趟过浅亮亮的河水,慢慢地行进在沙滩上,那是刚刚订婚的一对,衔山半隐的落日为他们勾画出剪影。恰似古诗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情景,又仿佛《邶风》中的静女为心上人送来了美丽的彤管,还有《关雎》中那和谐的旋律在小河上空回旋。
男子斗胆拧头,想仔细看看未婚妻的模样,看来一路上他未敢正视姑娘一眼,一个“斗胆”,不正表现出那小伙子的憨厚与淳朴?这不是胆小,也非封建,而是情感与理性的契合,是我们民族所崇尚的理智与含蓄的自然流露。而在小伙子一拧头时,姑娘却“倏地摆过脸去”,那是姑娘羞涩的本能反应。这时“弥散如火的晚霞”,“勾画出”姑娘“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披下的洁亮的乌发”,那与晚霞遥相映衬的脸颊,一切无不散发着姑娘的青春气息,又是那样飘逸,那样庄重,浑身透出的是健康与美丽、纯洁与灵性。这一切融合着那远山和那浅亮的河水,使人想起了“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所描绘的情致,仿佛看到了姑娘那如黛的秀眉,还有那透着纯情的两汪秋水,使你怎能不倾叹少女的美丽!此时,景色与人物达到了高度的和谐。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正是人寄托感情的物象。与心上人在一起,欣赏着她的美丽,享受着她的纯情,自然界的一切都会变得赏心悦目。那村庄、小河、沙滩、远山、晚霞的旖旎,正是人物心中的甜蜜与情感激荡的表露。
两人的对话推进了情节的发展。姑娘的问话自然而又纯情地表现了姑娘内心的丰富,男子的回答直爽而深情,而姑娘在回答小伙子的问话时却表现了女子特有的矜持,“用指尖掠掠被晚风扰散了的鬓角”的动作,“咬住唇儿,眯缝起细长的眸子,平静地、神秘地斜睨住我”的神态,用脚“在软沙上划过来划过去”的动作,正是心理活动的掩饰不住的流露。语言简约而内涵丰富。这正如徐志摩笔下日本女子的那一低头,也正如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听到宝玉完婚消息后的行动。如此迷人的动作,如此俏丽、撩人的神态,在那刚刚爬上柳梢头的月亮的映衬下,怎能不令人心旌荡漾。姑娘的回答却出人意料,可是那“一声无可奈何的、深深的叹息”,表露了姑娘的心,这里用反语来明心迹,深深表现了姑娘的痴情。这里没有《上邪》的豪言壮语,也没有《思帝乡》“一生休”的热情奔放,更没有情意绵绵的倾诉,你能感受到的只是深埋在内心的丰富而淳朴的感情,这种感情没有一丝淫邪,没有一点功利杂念,所拥有的只是对对方的诚挚的爱,这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的最美的爱,用不着山盟海誓,用不着轰轰烈烈,是那样自然,那样令人神往。这种感情已经超过了“金风玉露一相逢”。
这篇作品:
是一碗香茗,馥郁而余味隽永;
是一杯老酒,甘淳而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