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3期


高考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要点及应试技巧

作者:尤立增




  一、《考试说明》对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要求。
  
  能够阅读一般自然科学类文章。
  1.理解。
  (1)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2.分析综合。
  (1)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2)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
  (3)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二、历年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题目的特点及2002年题目预测
  
  (一)历年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题目的特点。
  科技说明类文章阅读考查是从1992年在I卷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连续考了9年(11次),注重考查考生的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处理(辨别、区分、分析、筛选)信息的能力。直到2001年,《考试说明》才将“科技类文章”改为“自然科学类文章”,并在当年的高考中以一段社会科学类文章代替了科技类文章在I卷中出现。作为一种得到普遍认同、沿袭已久的考题, 自然科学类文章形成了包含于文章阅读之中又具有独到之处的选材和命题特点。
  1.选材的广与新。
  凡是研究自然科学与技术方面的文章,都属于自然科学类文章,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医药、地质、信息等诸多门类。“中微子通信”、“四角龙”、“外星生命”、“新工艺造纸”、“颅脑与肠脑”、“转基因作物”、“冬眠”、“克隆”、“钠原子与光速”、“概念汽车”等都曾在高考中出现。同时,这些内容在考生面前展示的都是生僻的概念、全新的知识、陌生的名词术语。选材主要是自然科学中的新发现、新动向、新成果、新工艺,具体而言,是指它们的内涵、特点、操作规程、设备、评价、意义及应用。
  2.语言的专与直。
  自然科学类文章的语言属于科技语体,专业性极强,因此,会出现一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名词术语。如“克隆”、“生物降解”、“腭孔”、“脱氧核糖核酸”、“转基因”等,这些概念对于许多考生来说是陌生的。但是,命题者并非纠缠于这些概念,而是注重对语言因素的分析考查,因此在表意上具有单一性,要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讲含蓄和曲折,不讲语言的多义性,不讲语言的情感色彩,而这一点与文学作品的阅读大不相同。
  3.试题的稳与变。
  自然科学类文章在试卷中出现后,多年来形成固定的考查模式。从涵盖的考点看,主要是对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具体而言,就是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辨别筛选信息,归纳文章要点;从题型、题量和赋分看,11次考试均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四道小题,10—12分;从变化来看,2001年《考试说明》增加了“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能力的考查,分值也从1999年的10分增至12分。
  
  (二)2002年高考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命题走向。
  2001年高考虽然用社会科学类文章替代了自然科学类文章,但并不意味着2002年高考复习就以可放松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训练,因为《考试说明》明确规定:“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列提出,是否就意味着在以后的高考命题中,这两种类型的材料会轮流出现?从能力训练看,这两类材料考查的能力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即使2002年考题选材仍是社会科学类文章,多搞一些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训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是益处多多的。就复习的全面性而言,只有“有备”才能“无患”。
  2002年考题,如果选材是自然科学类文章,题型、题量、赋分将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动,考点覆盖仍会以处理、筛选信息为主,要特别注意“推断与想象”类题目,这一点在2000年高考中已初露端倪,并得到普遍认同。因此,从备考看,应加强适应性训练,要让学生形成推测和想象的阅读习惯,摸索出适合于自己的方式和方法。
  那么,社会科学类文章和自然科学类文章能否找到一个恰当的结合点呢?应该能。如果高考出现一篇自然科学史类的文章,我们不应感到奇怪。
  
  三、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应掌握的要点及应试技巧。
  
  (一)阅读要点。
  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包括指代义、隐含义、修辞义、特殊义、结构义等,还包括文段涉及的重要概念、用不同词语(同义或近义)表述的同一概念,以及用下定义的方法对概念的阐释等。“在文中”十分关键,这就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材料所提供的语境,正确推断词语的含义。也只有准确地理解词语,才能正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如1994年第23题考查对“直接依附其上”的“其”字所指代内容作出正确判断,1996年第20题对“示范厂”、“小规模工厂”、“正式规模的工厂”和“小型厂”四个概念的理解作出正确的判断,1998年第23题对“转基因作物”内涵及特征的理解判断,2000年春季高考第17题对“克隆”的含义的理解,都属于这一考点。
  2.理解文章重要的句子。所谓“重要句子”,对于自然科学类文章而言,是指含有信息的句子。包括表现全文主要观点的句子,提出新发现、新推断、新技术、新工艺的句子,体现文章行文思路的句子,概括性强、覆盖面广、含义深刻的句子。如1997年第21题对“肠脑中几乎能够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一句的内涵的理解。
  3.辨别、筛选信息。从对某一现象的揭示、某一特点的分析以及原因的探究上命题。或者是抓住原文提示的一个特点,要求说出特点的具体内容;或者是就原文阐述的某一现象,要求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等。答案往往分散在原文某一段或几段文字中,这就需要考生认真辨识、区分,而后作出正确判断。如2000年第18题“不属于韦尔奇所作试验的内容”,2001年春季第高考18题“反映SMILE发动机的特点”均属筛选信息题。这一考点,一直是考查的重点。
  4.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从全文或全段的核心内容、主要特点上命题。一般要抓取中心句,包括观点句、过渡句、结论句、重要观点提示句等,还应从总体感知人手,领会选择是否变换了一种说法。如1998年第26题要求考生从全文角度观照分析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5.推断和想象。推断,即推测断定,要求根据已知信息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或者是对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判断,从思维类型看属于逻辑思维,具有抽象性、严密性和理性的色彩;想象则是在原有表象的基础之上的再创造,属于形象思维。作为考查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显然“推断”才是最重要的。如2000年第20题就是推断题。
  
  (二)应试技巧。
  1.要学会“复位对照”。
  命题者在设置错误的选择时,往往是就原文的句子稍作改动。主要的改动方法有:(1)偷梁换柱。即在原文句子的基础上,改换某个词语或短语,用甲概念替代乙概念,结果句义发生变化。如1998年第26题的B项,原句是:它们一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会因此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变种了。在B项中则表述为“野生植物同抗除莠剂作物杂交之后的变种……”,原文的“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被替换成“野生植物”。(2)混淆特称与全称、或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即把原文中的局部在选项中说成全体,把原文中的可能性在选项中说成必然,把还没有完成的事说成已经完成。2000年第20题D项“目前以慢光为基础的应用已经成为现实”,可原文的表述是:“要使以慢光为基础的应用能够变成现实,需采用简单一些的方法。”这就是把“未然”说成了“已然”。(3)颠倒因果和强拉因果。如1999年第20题B项“由于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动物体内找到了控制冬眠的遗传基因,因此人们对冬眠奥秘的传统解释产生了怀疑。”但原文是先对传统解释产生怀疑,然后才发现了控制冬眠的遗传基因,这就颠倒了因果关系。
  对待这些设误的选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的句子,两相对比,只要细心,是很容易发现错误的。
  2.要善于利用语境。
  要注意咀嚼、消化阅读材料,弄清发问点的语言环境,注意上下文,有时从前文找答案,有时从后文找答案。例如理解代词的指代义,有的在句中,有的在句后,但绝大多数在前文,这就需要按照距离代词从近到远的顺序辨别寻找。在事理的说明中,又常常遇到事理之间的诸多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假设、条件、选择等,对这些逻辑关系的准确判断,直接关系到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因此,利用语境就是要善于把握上下文,将关系放到具体的语境中理解。
  3.要巧妙利用选项。
  从自然科学类文章多年的命题规律看,正确答案一般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四个选择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命题。这就需要考生巧妙地利用选项提供的方便,根据对某一考查点的正确理解,一项一项地排除,逐步缩小包围圈。在剩余的两项中,往往干扰项包含其中。考生要充分地利用原文,对两项内容认真对照分析,越在这时,就越要细心,否则,轻易落笔,会留下遗憾。
  提高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能力,根本在于阅读实践,既要保证量的积累,又要注重对阅读规律的摸索。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对此类文章的陌生感、距离感,真正提高答对率。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