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3期


高考文学作品的阅读要点及应试技巧

作者:张慧聪




  一、考纲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要求
  
  能阅读文学作品
  1.理解 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鉴赏评价 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历年文学作品阅读题目的特点及2000年题目预测
  
  (一)历年文学作品阅读题目的特点
  高考阅读中,选择文学作品作阅读材料的次数不多。1991年选了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1998年选了现代作家宗璞的《报秋》,2000年选了鲍昌的《长城》,2001年选了外国散文《门》。考查内容涉及思想内容、表现形式、表达技巧、语句理解等方面;考查形式渐趋稳定,基本上以主观题为主。1998年阅读题四个大题中需要以文字表述作答的就有三个,其分值占阅读题满分(18分)的85%,2000年、2001年也如此。试题特点体现了既有利于中学教学,又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的原则。
  1.选文典型、文学性强
  从几次高考文学作品类阅读情况看,选文多是语言生动流畅、描写细腻准确、感情真挚含蓄、风格朴实清新,景、情、理俱佳的叙事性散文;作者多为现当代中外名家,这与中学课本中选编的散文篇章特点相吻合,符合中学生阅读鉴赏的实际水平,体现了“材料在课外、能力在课内”的原则。比如读《长城》,我们可以联想中学课本里翦伯赞的《内蒙访古》、茅盾的《风景谈》、峻青的《雄关赋》等。
  2.鉴赏评价,重点突出
  从考查内容上看,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直接评价的试题不多,大部分试题侧重于表达技巧的鉴别、赏析和评价,其中又以修辞格、表达方式的运用为重点。如1998年第30题,2000年第21题考了比喻;1998年第29题考了反复;2000年第24题又涉及到借代和反复。在表达方式上设题更多。2000年第22题考查人称变化对文章的作用;1998年第28题考了衬托;1991年第30题、1998年第30题考了比较;1991年第29题、2001年第24题则涉及到象征。这些试题体现了明确的命题思路:以感性鉴赏为主,理解评价为辅,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为目的等等。
  3.能力考查,难点突出
  高考阅读所考查的能力应该说还是比较全面的。关键性的词语的理解与阐释,重点句子语意的把握与感悟,语段篇章主旨的归纳和概括,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的鉴赏与评价等能力都有涉及。从考查结果看,考生失分最多的是两个地方,一个是对重点语句要旨的把握与感悟,一个是对篇章主旨、表达技巧的整体鉴赏评价。如:2001年第23题:“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6分)。(1)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2)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3)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抽样统计表明,该题得分率仅为o.27(平均得分1.64分),鉴赏评价题得分率为0.58。
  
  (二)2002年高考阅读命题趋势
  高考命题人张伟明曾撰文说:“在高考中,以娱乐、鉴赏和陶冶情操为目的的阅读,指的是阅读文学作品,它应包括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几个方面的能力,偏重于形象思维,以学习知识和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可以包括除文学作品以外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所有文章,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概括能力,偏重于逻辑思维。”这说明,阅读由原来的文体划分,变为以思维特点划分。今后命题要重点强化文学作品的阅读,突出“形象思维”的考查,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的命题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在文学作品散文、小说、诗歌、剧本四大类中,考查散文依然是首选。一方面,高考命题对散文体裁已经积累了经验,“稳定为主,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原则更增加了其可能性;另一方面,诗歌鉴赏在第1卷中地位稳定,而小说、戏剧要考节选,则必是新大纲规定的篇目,但2002届考生并未使用新教材,选作阅读材料的可能性不大。
  需要注意的是,千字左右的微型小说。2001年京、皖、蒙春季高考题《黄土》基本上是按小说的要求设题,而小说又是中学课本中选编数量仅次于散文的另一重要文学体裁,历年高考又从未涉足,备考训练时应予以注意。
  
  三、文学作品阅读应掌握的要点及应试技巧
  
  (一)阅读要点
  1.理解文中关键词语
  所谓关键,不仅指词语的基本含义,更指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多重义、双关义、潜在义等。正确理解词语,是理解文章的基础。如2002年第25题“作者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中却提到了‘归鸿(飞鸿)’,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第一段中“归鸿”用词语的基本义,写现实;第二段中的“飞鸿”则用引申义,是历史的见证。其作用便可归结为①由现实追溯历史的过渡;②悠悠岁月的见证。
  2.把握文章重要的句子
  文学作品是借助于形象来反映生活的,因此,“重要”的句子往往是那些能表达文章主旨、作者感情倾向且表达委婉含蓄的句子。要结合语境,弄清它们的隐含意义,才能正确把握。如2001年第23题,“(1)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句的理解。原文隐含的意义有:“无论一个人在哪里,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据此可分析出“人不是在一起”的含义,而“马群”“牧放”等词语透露出的是“人不是动物,人有感情”。因此该句的正确便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
  3.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
  高考阅读直接考查文章层次结构的试题并不多,但由于层次结构是作者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因此,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是理解文章的重要环节,不能忽视。如1998年第27题第二问“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则需要理清行文思路。从全文看,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至第六段,写由玉簪花而引起的联想,第二部分由第七段至第九段,写作者受到启发而发出的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由此发现由玉簪花引发的“怅然”直至第一部分末尾才收束,第二段至第四段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了玉簪花的生命力强,第五段点秋,第六段即是由上文描写而发出的议论,“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既点明了第一部分的题旨,也揭示了“怅然”的原因。
  4.鉴赏评价文章的内容及技巧
  高考阅读中往往有一道综合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及技巧、语言的鉴赏评价题。如1998年第30题。2000年、2001年第24题等,这类题目综合性强、难度较大,阅读时应遵循整体一局部一整体的阅读过程,首先要迅速了解文章体裁、背景、基本内容等,必要时还需结合作者的思想背景加以分析,以明确文章的写作意图。局部分析即深入到文章细部,把握重点词、句、段,第二个“整体”则是指对文章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再认识,对文章的语言、表达技巧进行鉴赏评价。
  
  (二)应试技巧
  1.了解命题设计原则,避免无谓失分。高考阅读的命题设计原则大致有:①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②尽量照顾考生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③努力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④努力组成内容由浅入深的系列;⑤力求题型稳定、整齐,即由填空到简答,最后是多项选择。了解这些原则,可以使我们在答题时少犯错误。
  2.要完整阅读全文,包括题目设置及文后注释,因为最后一个多选题中能提供很多重要信息,帮助你理解文章。而注释不仅是理解文章的工具,甚至直接涉及答案。如1991年第34题“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从文末注释中的“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和副标题“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两处可推断出答案:托尔斯泰诞生100周年。
  3.根据赋分多少来决定答题的字数。高考题已经取消了字数的限制,让考生有更多的思考及表达空间,这就提示我们,对赋分较多的试题,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不要忘了作文),可以多答一些,因为答多了不扣分,答少了很可能要失分。一些概括性强的题目,还可设①②③等序数号,使答案清晰、明白,让阅卷老师一日了然。
  4.应尽量使用原文中的话或稍加改造、变化的话作答。对概括性强的题目,一定要结合语境分析,切忌抛弃材料、空洞无物的答题方式,要熟练掌握一些寻找答案的常用方法。如①命题点的上下文,②段落的开头结尾,③连缀文章的重点词语,④紧扣文题,理解含义等等。
  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主要在于平时的阅读实践。只有平时课内认真阅读、课外广泛涉猎并勤于思考,逐步掌握阅读鉴赏规律,才能真正提高鉴赏评价水平。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