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2期


随笔四题

作者:曾敏之




  知足常乐
  
  古人提过这样的警句:“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是值得深深吟味的哲理。
  知足常乐,有所不为,是古代达人所持的做人态度。但是醉心于名利者就不是这样想了,他们营营役役,很难有满足之日,明知难有作为,也要以有所为的心态去奔赴。也许就是这种追求的精神,能促成事业,也促进社会充满生机罢?
  说来却也有另一种情况,当处于世局纷乱,无所适从,苦闷彷徨,难以自解之时,知足不失为一种药方,有所不为也不失为自处之道,而且是养生之道。
  养生,是与知足相联系的。《老子》一书的五十章中提过养生之法:“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老子“十有三”之说是指什么呢?实指十三。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合起来就是十三。七情六欲可以养生,也可以致死。作为人,有谁能不具有七情六欲以生存呢?如果失掉了七情六欲,就无异于植物人,虽生犹死了。但是情欲确可养生,却不能过分放纵,否则就是自戕。凡是“欲壑难填”的人,是不知足的。《红楼梦》第一回的《好了歌》就是讽劝不知足者,以求财为例,“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什么都完了。香港有两位富豪,苦心孤诣,日夜辛劳,为追求财富积劳成疾,一个猝死于太平洋的轮船上,一位以不治之症死于私家医院中,平生积聚的钱财,一文都带不去。“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对七情六欲加以调节与控制,就是知足的反映,符合养生之道。以愤怒、暴怒而言,是情绪的表现,为平衡这种情绪,林则徐特以“制怒”二字为座右铭,既避免有害健康,也有利于权衡事物。
  前些时候,看到著名科学家吴文俊接受电视台的采访,畅谈他治学、事业、为人的体验,他也强调“知足常乐”,认为是人生的一种悟境。
  
  谨慎与糊涂
  
  谨言慎行,是传统的做人哲学的一个方面,是符合孔老夫子教导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精神的。
  “谨而信”,可以理解为谨慎、守信,做人做事不鲁莽,重言诺。也许正是孔老夫子的影响吧,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陈寿的《诸葛亮传》,都描绘诸葛亮是一个谨慎的典型人物,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是也。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势下,才冒险行了一次“空城计”。
  但是谨慎与拘谨不同,也不能因谨慎而不守信。诸葛亮六出祁山,虽然军情紧急,他仍然按规定乾班让军士们回家探亲休假,不轻易不守诺言,因而这件事令三军欢呼感动。
  谈谨慎,不能不想到郑板桥的一句名言:“难得糊涂”。谨慎与糊涂是矛盾的做人态度,而’难得糊涂”必有隐衷与原因,郑板桥并无解释,如果我们从“不痴不聋,不作家姑家翁”这俗谚看,也许可懂得糊涂的用意所在。至于“水至清则无鱼”,也是劝人有时不妨糊涂一点为好的。
  历史上,有人在大事面前是绝不糊涂的。据说宋代一个宰相吕端就是这样的人物,所以有“吕端大事不糊涂”的美誉,与诸葛亮的“诸葛一生唯谨慎”恰好是对仗工整的一副对联,也是两个不同的典型,足值得研究的。
  
  权术的作用
  
  历史上的奸雄,刘待读书人(今则称知识分子)多是用权术加以笼络、安抚、使用、防范的,其目的在于化解他们的不满情绪,进而供其驱策,吏例甚多,可聊举一二。例如曹操,就很能笼络文人,邺下的文人集团就容纳了不少知名之士,所谓建安七子中就有人成为邺下中人,即使曾为袁绍草檄痛骂过曹操的陈琳,后来也归于曹的麾下。再如王莽,也曾以权术招贤纳士,作他的政治资本,待到羽毛丰满,权位可以左右局势时,他就篡汉称帝了。奸雄的真面目就暴露了。
  历史上另有一个人物秦桧,是被定为奸臣、奸雄的了,他对读书人也懂得用羁縻的权术以用之,有一件事证明他的权术是有效的。在清代黄协埙的《锄金书舍零墨》卷三有这样的记载:
  “宋秦桧当国时,一上假其书谒扬州太守,守廉得其伪,以白金五百两并原书邮呈桧而检来使。桧见之,即补以官,复厚赠之。人间其故,桧曰:‘此人有胆如此,若小以”—官缚之,则南走越,北走胡,为祸必不浅矣。’观桧此举,岂尔尔者所能料及,称以奸中之雄,岂不宜哉!”
  秦桧是不是奸中之雄,姑且不论,秦桧的权术就在于顺其所谋“收为我用”,所以显出高明,而扬州大守之献金检举这位士人之伪,却是带有邀功性质,手段就拙劣得多了。
  秦桧是“富于权诈,才足欺世”的野心家,称为奸雄也未尝不可。
  
  关于忠诚
  
  提起忠诚,不禁想到古老的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于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个中山国的秦巴西,是国君孙孟的侍从。中山国君出郊狩猎,猎得一只可爱的小鹿麋,吩咐秦巴西牵回饲养。这只小鹿的母亲一直跟着,悲鸣不已,秦巴西心中不忍,就把小鹿放走了。虽然感到有违君命,但也不考虑后果了。可是中山国君孙孟却认为秦巴西是个忠厚善良的人,心地如此之好,就任命他为太子太傅,教导太子如何做人处事。
  从这个故事看,秦巴西表面上有违君命,在实际上却表现了良好的品质,有别于那些唯唯诺诺伪装唯谨之辈了。
  但是伪阼、谄媚却被看为“忠诚”的表现,这也是古往今来不少实例所证明的。例如在唐玄宗时代的张九龄就吃过伪诈的亏,当他与李林甫一同在朝议政的时候,张九龄提出一个主张,获得李的支持赞同。可是背后李林甫却向唐玄宗诋毁张九龄的主张是“有损皇权及国家的”,结果张九龄被解除宰相职务,贬去荆州任长史,李反而更受重用,以至权倾朝野。
  可见,忠诚的考验,绝非表面现象所能定,反而是秦巴西的作风可作忠诚的标准。
  再说宋代有一个袁采,做官以廉明刚直著称。他写了一部书《袁氏世范》,提出“不善人,虽人所共恶,然亦有益于人”,并引老子的话:“不善人乃善人之资”。意思是可从反面教员取得教训。不善人就是不忠诚的人,心存不善,必见于行,他会采取各种手段以达到期世盗名的目的,但却不能久掩其诈,到后来原形露了,就成为反面教员了。袁采说通过善与不善的对比,取舍就十分明确了。
  [选自2001年5月12日《文汇报》(笔会)]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