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故事情节 重复写来又何妨

作者:王文献 陈庆苞




  原文:
  
  梯子
  周粲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小小的风筝飞呀飞地,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
  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爸爸看了看他九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
  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
  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
  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
  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了,你再下来。”
  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不好听的。
  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就像游泳时跳进水里去一样,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抱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了一边。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就开了花。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儿子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
  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
  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
  但是儿子显然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然而他还是不敢违抗命令。他站在那儿,动也不敢动。
  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
  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一个还没熟透的橘子。
  爸爸喊了:“一……二……三!”
  咬紧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扑”的一声,摔得支离破碎……
  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方。他把掉到他两手中的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
  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张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什么骗我?”
  爸爸笑出声来,爸爸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
  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他笑着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
  
  赏析
  
  复现,是指在同一部作品中多次描绘同一类生活景观和画面,在反复出现的同一类生活现象中艺术地表现出其中蕴含的意义的差异。
  在文学作品中,复现手法运用最为成功的是《红楼梦》。譬如吃饭,吃了早饭有中饭,吃了中饭有晚饭,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大抵如此,《红楼梦》中就写了许多“吃饭”的生活场景。此外,如庆寿、游戏、互访、结社吟诗,等等,作者也不厌其烦地写了许多。曹雪芹很善于捕捉一瞬间的形象,善于表现每一运动阶段上事物的精微变化,善于在不断的“复现”中展示“同”与“异”的奇光异彩,通过这种变化揭示贾府由盛转衰的过程。
  以前曾读过王朔的中篇小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写的是一个人的两次经历,这两次经历的情节雷同,甚至人物的语言都好像是复制的,区别仅在于主人翁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第一次他是害人者,第二次他是制裁害人者的英雄。他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作者没有告诉我们,却在两个故事之间的空白处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精彩的复现,貌似琐碎、重复,仔细品来,却使读者如行曲径幽林,读起来富有无限的情韵,“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刘勰:《文心雕龙》)。
  中学生写作文不同于文学创作,但文学作品肯定能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在写人、记事类记叙文中,我们为什么总是写“一人一事”,而不去写“一人多事”、“多人一事”呢?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文中的或事或景或物反复出现呢?无论是短时复现还是长时复现,无论是横向复现还是纵向复现,其表达效果总是好于平铺直叙。《梯子》一文的写作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梯子》也是写两个故事,区别仅在于第一个故事是主人公引述而来。这两个故事也有诸多雷同之处:人物关系相同——都是发生在父子之间;情节设置相同——都是写儿子从高处往下跳,由父亲在下面接住;儿子的疑问相同——“为什么骗我?”但故事的结局不同,教给儿子的道理也不同:在第一个故事中,爸爸把身体一闪站在一边,让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从而让儿子明白:别人说的话是不可相信的,哪怕是自己的爸爸;在第二个故事中,爸爸却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方,把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抱住,从而让儿子明白: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
  如果把第一个故事去掉行不行?不行。这两个故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第一个故事,第二个故事就失去了参照和铺垫;失去了参照和铺垫,第二个故事就变得毫无意义,它或者让儿子摔下,在儿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阴影,使孩子终生对生活对世界持怀疑态度;或者不让儿子摔下,描写一幅“父子游乐图”。两种结局都会大大削弱立意的深刻度。——本文必须“复现”,妙在“复现”。
  如果第二个故事中的父亲也让儿子摔一次行不行?不行。这样不但锁定了文章的立意,抽干了文章的韵味,而且这个主旨也会在价值观上对读者进行误导。——不能完全“复现”,或人,或事,或物,或理,总要有所变化,艺术的“复现”不是简单地、机械地“重复”,只要客观情境和内容因素稍微改动一点点,艺术形象便呈现出新声、新色、新貌,并由此而组合成新的姿态。
  如果这两个故事调换一下位置行不行?不行。作者虽然对两个故事未加任何褒贬,但也有明显的倾向性,不信你看:“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他笑着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这样的句子难道不是他们父子内心情感的外化?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作者情感的外化?如果颠倒位置,全文强调的就是“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难道文章要告诉读者的仅仅是“人心难测”吗?——如何“复现”要根据文章的立意而定,艺术结构的经营必须审慎地考察人物情感的微妙变化,必须按照生活的情势去谋篇布局,这就是刘勰所说的“设情以位体”。
  “复现”与“循环”看起来相同,但在使用上有区别,相对说来,复现更强调事理在反复中的发展变化,而不是简单的重复。下面的一篇文章也成功地运用了复现的写作方法,请阅读,并根据你的理解把横线上的话补充完整,不得完全重复。
  
  荷包蛋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在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
  “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一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一碗。
  “让爸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七岁能让梨,你十岁了,该让蛋了吧!”
  “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
  “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咬了一半。
  “不后悔?”
  “不后悔!”儿子又咬了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指着碗里的两个荷包蛋告诫儿子。
  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在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一碗?”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上边无蛋的那碗。
  “不后悔?”
  “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
  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蛋,下藏一个蛋,儿子看得分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在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作“绅士”状。
  “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面也藏卧着的荷包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