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参考答案

作者:佚名




  
  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勉过子读书
  1.(1)只是;随意,懈怠(2)到……去(3)破旧(4)停止,引申为休息;懈怠,懒惰2.(1)学习不分早晚,只怕开始的时候勤奋,结束的时候随便。(2)(另)一个人中午的时候起程,马好车也快,行进中也不休息,我知道他肯定比鸡叫就出发的那个人早到目的地。 3.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随。 4.提示:本着“做事求学千万不可偷懒懈怠”的意思答出即可。 5.如“业精于勤,荒于嬉”、“勤能补拙”、“一寸光阴一寸金”、“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
  译文:
  学习不分早晚,只怕开始的时候勤奋结束的时候随便。现在有两个人,都有一百里的路程要走。一个人在鸡叫的时候就起程,但马瘦车又破,在途中休息了好几次,那么这个人(即使)用尽整日的力气,也不一定能到达目的地。(另)一个人中午的时候起程,马好车也快,行进中也不休息,我知道他肯定比鸡叫就出发的那个人早到目的地。所以说,车马(只不过)是(赶路)的工具罢了;(他们)一个赶路,一个休息,这正表明一个勤,一个懒啊。
  
  唐太宗论弓矢
  1.(1)喜爱、爱好(2)全、都(3)从前(4)屡次、多次 2.D 3.唐太宗是一位关心民间疾苦,善于治理国家,善于自省,善于纳谏的君主。
  译文:
  皇上对太子少师萧璃说:“朕小时候喜好弓箭,拥有好弓十几把,自己觉得没有比这些再好的了,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工匠却说:‘都不是好弓’。朕就问他原因。他说:‘木头的纹理都不正,即使弓再有力射出的箭也不会直。’朕才想到以前熟悉的东西也不能分辨出好坏。朕靠着弓箭平定四方统一全国,但都不能做到十分了解,更何况天下大事了,哪能够全都知道?”于是命令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轮流在中书内省休息,多次召见,问他们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邴原泣学
  1.(1)失去父亲(2)羡慕(3)他们(4)同情的样子 2.(1)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2)孩子你如果有志气,我甘愿白白教你,不要你的学费。 3.略。
  译文: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说:“我没有读书的钱啊!”老师说:“孩子你如果有志气,我甘愿白白教你,不要你的学费。”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1]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