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景中见情 情中见理

作者:王健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浣溪沙》是晏殊词中的名篇。内容是书写晚春薄暮、小园对景的惆怅。在一个暮春时节的傍晚,他面对着西下的夕阳、归来的燕子,徘徊在旧日的亭台之下,回忆着往日的欢会,哀叹着春天的衰残和时光的流逝,流露出一缕轻愁。全词在情感上跌宕起伏,互相生发;在技巧上化虚为实,一唱三叹。
  这首词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表现手法有独到之处。它融情、景、思于一体,景中见情,情中见理。在短短的篇幅里,作者写出了时间、地点、人物的动作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尤其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上句对春光的流逝表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归来兴怀旧之感,混杂着眷念和惆怅,既冲淡又似深婉的哀愁。尽管这两句不过是在抒发官僚文人由于精神空虚所带来的迟暮落寞的感伤,但经过作者的苦心构思,显得清新流利,明白如话,对仗工巧,情致缠绵,音调谐婉,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值得玩味的是这一联所含的内蕴。花的凋落,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即使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然而在这暮春天气中,词人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在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宽广,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了。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的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深刻的哲理的启迪,使人如沐春风,回味无穷。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