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现代文阅读中“作用(好处)”题如何解答

作者:李志叶




  2.反衬:即用景物之美好或气氛之欢快来反衬人物命运之悲惨或人物境遇之凄凉。如《那一束伴地莲》中的明月和积雪,固然因其明亮洁白而堪称美景,但在数九寒冬的深夜,它又何尝不是突出了环境的艰苦呢?因此,其作用之二就是表现母爱的伟大,而这正是景物勾勒环境与反衬作用的结合。
  
  六、修辞的作用
  
  修辞种类虽多,但用来设题的往往是比喻、拟人、对比、排比与反复。比喻使语言形象具体,通俗易懂;拟人使语言生动活泼,同时还便于直抒胸臆;排比可以增强语势,同时还便于语意的层层递进或语境的步步扩大;反复可以突出语意或强调情感。只要掌握了上述修辞的基本作用,准确答题应当不成问题。如果答题要求中没有字数限制,那么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发挥一句,其保险系数就更大了。
  在各种修辞中,以比喻设题的频率是最高的。诚然,一般比喻句的作用是使语言形象具体,但是,如果是以题目作喻体,而这个喻体又蕴含丰富的象征意义,且在比喻句后面还有比较深刻的议论句,那么,这种比喻的作用至少有三点。其一,呼应题目;其二,揭示喻体的象征意义;其三,表达作者与之相关的感情。如《山峦》第2题:“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年轻的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根据前文的提示,“照应题目”的作用是容易答出的。至于象征意义,只要结合“山峦”的内涵或特点,再参考比喻句后的议论“就让病弱者和受难者靠在她们肩头吧,她们的臂弯里,不是有一种浴雪的乔木在生长吗”,就不难答出“赞叹这些年轻的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而作者与之相关的感情,则分明是“歌颂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作者对她们的赞扬和仰慕之情”。
  对比既是修辞方法,也是表达手法。如果只是两种事物的简单对比,那是属于修辞方法的范畴,其基本作用是为了塑造反差鲜明的形象,使读者印象深刻。如果是多种事物的分项对比,而对比的内容占全文一半以上,那就属于表达手法的对比,它的基本作用应当是丰富文章的思想内涵,使表达层层深入而更加集中。如《草堂 诗魂》第2题第(2)小题:“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对比)的好处。”因为选文中的对比多达六个方面,因此它属于表达手法的对比。那么,这种写法的好处就正如参考答案所说的:“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达更加集中。”比较本文的归纳和参考答案可以看出,除了“文章憎命达”这五个字是结合选文主旨而发挥的以外,参考答案的其余所有要点都没有超出本文的归纳。
  
  七、插入史实或某一事件的作用
  
  插入史实一般是为了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如果在史实前后有总括性语句或总结性语句,那么,插入的史实往往就具有例证的作用。如《微山湖上静悄悄》,开篇就提出“这(微山湖)是个在野的湖”的基本观点,然后连续插入“收留殷微子”、“接纳张子房”、“汉朝出高士”三段史实,那么,这三段史实的作用就是举例证明开篇的基本观点。
  插入某一事件一般是为了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所以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还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一般表示对生命、生活或事业的积极而深入的思考。如《春从心出》第2题:“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其在结构上的作用无疑是“起过渡作用”,并“引发议论以深化读者的思考”;其在内容上的作用则是“启示人们要热爱生命,感悟生活,诗意地看待生活”。
  
  八、引用古典诗文或格言的作用
  
  从论证的角度分析,引用诗文或格言属于引证法,一般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如《报秋》引用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正是要用《西江月》中“领取而今现在”一句来阐明作者“领取生活”的人生态度,最终论证文章的基本观点。又如面对“第②段引用了《闲情记趣》并加以分析阐发,目的是说明什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论证观点”四字。既然第②段的基本观点是“假山大都种树木,盖亭子……这就显得非常不相称”,那么,“说明”的就只能是这一句。不妨看看参考答案,果然是“假山与上面的亭、树不相称”。
  此外,对引用史实和古诗文而言,它还有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加文采等方面的作用。
  
  九、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
  
  在写人的散文中,如果用某一物象作标题,一般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起主人翁的一生;二是象征某种精神,表现某种情思。例如在《井绳》一文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通观全文,简要分析作者以“井绳”为题的用意。那么,其用意有二:其一,以“井绳”为题,可以串起父亲追求美的一生;其二,象征审美距离,表现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又如在《向日葵》一文中,以“向日葵”为题目,不外乎串起作者不同的人生阶段和人生感悟,同时借向日葵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的意图。
  
  十、写作上由实而虚的作用
  
  由实而虚符合人们认识的一般规律,也是散文写作的一般技法,尤其是近几年现代文阅读《长城》和《门》,更是具有典型的由实而虚的哲理意蕴。看来,在试卷中读解哲理散文有可能成为现代文阅读试题今后的发展趋势,而从虚实角度命题也就顺理成章了。一般而言,由实而虚的基本作用是:从人们熟悉的实体写到蕴含哲理的象征体,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便于读者的理解逐步深入。只要掌握了这个基本作用,再结合具体语境,把“实体”和“象征体”变换成具体的写作对象(如在《门》中可分别换成“实在的门”和“具有象征意义的门”),答案便呼之欲出了。
  值得强调的是,有些句段往往具有多方面的作用,而限于题意和字数,我们没必要也不可能把这些作用统统答出来,因此,就必须在众多作用中选择最切合题意的作用。如《一盏油灯》第四段有这样几句描写:“晚自习的时候,学生们便点起一盏盏大小不一的油灯,暗淡的光辉映出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几十盏灯汇集在一起,宛如一片星星。”试分析这段描写在全文中的作用。如果单独分析这几句描写,可以发掘出多种作用:其一,塑造山区学生勤奋求知的感人形象;其二,表现山区办学条件的艰苦;其三,强调知识能把人引入光明的象征意蕴;其四,突出小油灯的可爱,为下文“我”做灯拿灯作铺垫……应该说,上述作用都言之成理,但是,联系后文乃至全文,最切合题意的却是第四种作用。
  

[1]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